关于诚多幸的诗词(115首)

  • 1 《奉和圣制过温汤》 唐·郑义真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
    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
    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
    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
    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

    2 《天宫小阁纳凉》 宋·邵雍

    小阁於吾有大功,清凉冠绝洛城中。
    自惭虚薄诚多幸,襟袖长涵万里风。

    3 《答陈再次前韵》 宋·苏颂

    牛斗经年望建标,忽闻行李度南谯。
    仙舟复喜逢元礼,飞御仍烦接子乔。
    已试演纶成典册,尚劳分竹偃藩朝。
    海沂邂逅诚多幸,继日相过不待招。

    4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5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宋·司马光

    春尽少欢意,昏昏睡思添。
    正忧花气索,更用雨声兼。
    乍语莺喉涩,慵飞柳絮黏。
    落英红没砌,茂草碧侵帘。

    6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宋·司马光

    天衢名利场,尘泥继朝昏。
    况兹辞荣久,厌苦车马喧。
    慨然忽高举,翩若黄秸翻。
    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

    7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 唐·韩愈

    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
    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
    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
    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

    8 《禁林讌会之什》 宋·毕士安

    好文英主古难齐,宠重词臣意弗低。
    睿藻清新刊翠琰,神踪飞动在璇题。
    芸笺许效蓬莱阁,花槛容模罨画溪。
    乐圣朋侪开绮席,爱君诚抱挂金闺。
    买臣晚遇知多幸,犬子端忧思转稽。
    天地恩私无以报,只将克慎对芝泥。

    9 《水调歌头 贺汪觉翁受吉水州判 兹者,?》 元·陈栎

    里推吉水为名州斗南。
    公一人擢高才而上佐,除书星耀,喜气云蒸。
    僭揭短歌,用旌手,以芹香之赞,少见柏悦之诚。
    以期道觉期民,志本同耕莘之志,佐天子相天下,堂重新画锦之堂。

    10 《戊子春术者刘五星谓予寿有八十一感而有作二》 宋·吴芾

    多少同年尽溘然,我今独喜尚安全。
    傥延朝夕诚为幸,敢谓犹能十五年。

    11 《十报恩 文登县黄?醮,赠道众》 元·马钰

    昆仑三髻马风歌。
    得遇修仙厌事多。
    我处无为酬本愿,人求追荐苦相魔。
    加持助醮居环堵,救拔亡灵上大罗。
    滞魄孤魂诚有幸,一齐超度喜无

    12 《陈情表》 魏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散文

    13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14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5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6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9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20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