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请灵的诗词(196首)

  • 61 《玉树曲》 唐·王毂

    陈宫内宴明朝日,玉树新妆逞娇逸。
    三阁霞明天上开,灵鼍振擂神仙出。
    天花数朵风吹绽,对舞轻盈瑞香散。

    62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63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唐·皎然

    知音如琼枝,天生为予有。
    攀折若无阶,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
    诗名比元长,赋体凌延寿。

    64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共六首》 唐·吴越僧

    南有天台事可尊,孕灵含秀独超群。
    重重曲涧侵危石,步步层岩踏碎云。
    金雀每从云里现,异香多向夜深闻。

    65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66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67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咏史怀古辞赋精选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景抒情典故励志

    68 《送穷文》 唐·韩愈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
    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

    辞赋精选人生抒情自白

    69 《永遇乐》 宋·晁端礼

    龙阁先芬,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峻岳储灵,长庚应梦,还庆佳辰到。
    黄花浥露,碧瓦凝霜,香馥郡斋清晓。
    忆当年、青云平步,共喜骤跻华要。

    70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宋·辛弃疾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寒食节写景抒情

    71 《木兰花慢(寿王实之)》 宋·刘克庄

    瀛洲真学士,为底事、在红尘。
    为语触宫闱,沈香亭里,瞋谪仙人。
    为亲近君侧者,见万言策子_刘_。
    为是尚方请剑,汉廷多惮朱云。

    72 《瑶池月(云山行)》 宋·黄裳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
    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
    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73 《瑶池月(云山行)》 宋·黄裳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
    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
    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74 《永遇乐》 宋·郭子正

    多积阴功,后蒙天报,荣贵长久。
    一片灵台,丹青要画,请看人间秀。
    慈仁雅着,延永松年,内鼎有丹方就。
    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古诗三百首春天写景抒情思念

    75 《水调歌头(寿边守)》 宋·程伯春

    功名果何物,天欲付英豪。
    请看襄汉,今日谁驾六灵鳌。
    阅礼崇诗元帅,大纛高牙临塞,砥柱一洪涛。
    百辟拱辰极,欢动赭黄袍。

    76 《放言五首·其二》 唐·白居易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轮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哲理

    77 《楚归晋知罃》 先秦·左丘明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古文观止写人爱国

    78 《管晏列传》 两汉·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79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80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