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长的诗词(161首)

  • 41 《水调歌头(寿黄殿护母)》 宋·王迈

    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
    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
    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观,二美一时并。
    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

    七夕节

    42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观止讽刺散文

    43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44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楚辞

    4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46 《入都》 清·李鸿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抒怀壮志追忆

    47 《东上辞松楸一首》 宋·宗泽

    八年坐亲党,泯伏长安城。
    甘心傍松楸,申我儿子情。
    闭户慨岩廊,读书笑金籯。
    力田固为政,课童乃司兵。

    48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49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 宋·叶适

    屏弃诚愚分,牢愁更索居。
    若逢知已问,犹解课儿书。
    地僻门长闭,年饥菜自锄。
    相望无一事,不是故情疎。

    50 《春日》 宋·利登

    幽偏无一事,终日白长哦。
    课仆锄荒圃,邀人补断蓑。
    为贫沽酒少,因病着衣多。
    昨夜冈头雨,春风生绿波。

    51 《行香子·无物思量》 元·明本

    无物思量。
    万虑皆忘。
    坐两班、大众禅床。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

    52 《行香子·无物思量》 元·明本

    无物思量。
    万虑皆忘。
    坐两班、大众禅床。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

    53 《水调歌头·鲸川四重午》 元·王旭

    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
    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
    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
    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

    54 《南归诗十八首》 明·李流芳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
    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
    余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55 《赠林次龄》 宋·部使者

    户长尽蠲民不病,室家相庆酒频沾。
    农桑课绩无遗恨,循吏声名并两都。

    56 《春日田园杂兴》 宋·东湖散人

    物色天成画不如,东风又到野人庐。
    蜜蜂辛苦供常课,科斗从横学古书。
    小雨杏花村间酒,澹烟杨柳巷巾车。
    汀洲水暖苄芽长,更卖扁舟伴老渔。

    57 《次韵陈叔永山居二首》 宋·范浚

    闻君结屋庐,幽意枕山隅。
    {左果右刂}竹开三径,栽桃课百株。
    眼根长寂寥,心地不崎岖。
    试问新诗句,能穷胜事无。

    58 《高斋桂窟》 宋·洪梦炎

    植桂不在多,种德如种树。
    前人能种后人传,自有清阴满庭户。
    高枝凌云低覆阑,晴光翠色生昼寒。
    人家多爱种桃李,几日春风红满地。

    59 《高斋桂窟》 宋·洪扬祖

    植桂不在多,种德如种村。
    前人能种后人传。
    自有清阴庭户。
    高枝凌云低覆栏,晴光翠色生昼寒。

    60 《秋怀》 宋·李若水

    风高天宇寒,朝来几鸿过。
    长铗诉新怀,短檠续旧课。
    霜梧触阶棱,铿然警痴坐。
    吾发半已白,功名况么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