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24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5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26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寓理
27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古文观止史论谋略
28
《九怀》 两汉·王褒
匡机
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余深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
楚辞
30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31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32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
34
《赠谈命江文魁》 宋·翁溪园
刮眼相逢四五秋,知君艺出万人头。
但看巨轴藏盈袖,不信行囊尚弊裘。
建阁程生藏瑞墨,买田张衍寄英游。
从来有术高天下,莫但人谋当自谋。
35
《悼蜀四十韵》 宋·张咏
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
奢僭极珠贝,狂佚务娱乐。
虹桥吐飞泉,烟柳闭朱阁。
烛影逐星沈,歌声和月落。
36
《曹将军》 宋·安如山
将军精悍姿,齿齿碎铁石。
在昔童稚中,但闻饱经术。
纵横骋柔翰,丹雘间金碧。
有司塞明诏,敝邑屈词伯。
38
《挽石子重》 宋·陆九渊
古重百里长,寄命谋托孤。
今以京秩授,糜至无贤愚。
州家督版帐,殿最视所输。
况乃积弊久,宿负堆文符。
39
《参云亭纳凉小集二首》 宋·苏籀
踽踽迂疏彼一鳏,息交绝学殆顽颜。
时侪傥获多谋助,少作曾希长者删。
喂犬孱尪玩逋窃,辕驹牵跼旷尤瘝。
那无上术蠲人瘼,画戟临江城负山。
40
《感怀》 元·叶颙
天步艰难日,人情向背秋。
愁无医世术,喜免抱官囚。
发愤寻青史,消愁数白鸥。
草庐诸葛辈,幸出为时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