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谦崇的诗词(16首)

  • 1 《郊庙歌辞·武后崇先庙乐章(载《本集》)》 唐·佚名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

    唐诗三百首思乡思亲写景梅花

    2 《唐武氏享先庙乐章》 唐·武则天

    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承家至孝纯深。
    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有限无由展敬,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蘋藻敬荐翘襟。

    3 《八音诗》 唐·权德舆

    金谷盛繁华,凉台列簪组。
    石崇留客醉,绿珠当座舞。
    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
    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

    4 《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 唐·刘禹锡

    脱屣将相守冲谦,唯于山水独不廉。
    枕伊背洛得胜地,鸣皋少室来轩檐。
    相形面势默指画,言下变化随顾瞻。

    5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6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7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寓理

    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0 《答赵景猷》 魏晋·曹摅

    实望嘉赠。
    披怀发中。
    直谅未闻。
    属致谦冲。
    投于幽谷。
    诫之已崇。
    客过行云。
    虚其旋风。

    11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12 《谕蒙》 宋·种放

    大盈卑百渎,自成浮天浔。
    崇丘下累块,意为蔽日深。
    王者在谦小,夙惟尧禹心。
    拜言尊贤仁,慎德弃珠金。
    自满九族散,匪骄百善寻。
    炳兹夏商鉴,灭国因夸淫。

    13 《送从子渊宰浦江》 宋·楼钥

    谁云宦路足岖嶔,送子之官独放心。
    廉介有余无矫亢,谦恭已甚自崇深。
    安舆何用资三釜,庆问时能抵万金。
    公退读书三子侍,县斋松竹已成林。

    14 《司马文正公集序帖赞》 宋·岳珂

    道本于身,真积乃全。
    贯以一诚,虽人实天。
    元佑之初,帝贲良弼。
    匪康其躬,为民而出。

    15 《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宋·张嵲

    天监我宋,受命以人。
    咋为乱阶,以启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万邦欣载,共惟帝臣。

    16 《瑞麦谣一首》 宋·王阮

    稗草化稻疑谈空,我有异麦真年丰。
    三歧鼎足如争雄,两歧对秀攒眉峰。
    棣华英粲花影重,蓼云列阵翻春风。
    问此厥初何所从,涂山之阳一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