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象域的诗词(48首)

  • 1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唐·李隆基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
    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2 《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贺知章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3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唐·吉中孚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写景抒情田园生活组诗

    4 《奉敕祭南岳十四韵》 唐·吕温

    皇家礼赤帝,谬获司风域。
    致斋紫盖下,宿设祝融侧。
    鸣涧惊宵寐,清猿递时刻。
    澡洁事夙兴,簪佩思尽饰。

    唐诗三百首友情

    5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次用本韵)》 唐·元稹

    我自离乡久,君那度岭频。
    一杯魂惨澹,万里路艰辛。
    江馆连沙市,泷船泊水滨。
    骑田回北顾,铜柱指南邻。

    6 《北楼》 唐·李商隐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7 《长歌行》 唐·李咸用

    要衣须破束,欲炙须解牛。
    当年不快意,徒为他人留。
    百岁之约何悠悠,华发星星稀满头。
    峨眉螓首聊我仇,

    8 《送樊琯司业归朝》 唐·唐彦谦

    近者苏司业,文雄道最光。
    夫君居太学,妙誉继中行。
    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
    寂寥方倚席,容易忽升堂。

    9 《讲古文联句》 唐·皎然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
    山岳降气,龟龙负图。
    ——裴济

    10 《幽通赋》 两汉·班固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辞赋精选抒情自白

    11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2 《雪赋》 南北朝·谢惠连

    岁将暮,时既昏。
    寒风积,愁云繁。
    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乃置旨酒,命宾友。

    辞赋精选写雪

    13 《仙掌铭》 唐·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

    14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15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16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7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0 《答卢谌诗》 魏晋·刘琨

    厄运初遘。
    阳爻在六。
    干象栋倾。
    坤仪舟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