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子庆诗》 唐·孟郊
王家事已奇,孟氏庆无涯。
献子还生子,羲之又有之。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
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
5
《子庆诗》 唐·孟郊
王家事已奇,孟氏庆无涯。
献子还生子,羲之又有之。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小小豫章甲,纤纤玉树姿。
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
我欲拣其养,放麛者是谁。
7
《龟》 唐·李群玉
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
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
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
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9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2
《鲁仲连义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古文观止写人历史故事
13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寓理
14
《西铭》 宋·北宋·张载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哲理
15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6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19
《湖上笋盛出戏作长句》 宋·陆游
戢戢穿苔玳瑁簪,按行日夜待成林。
养渠百尺干霄气,见我平生及物心。
剩插藩篱忧玉折,豫期风雨听龙吟。
明年又徙囊衣去,谁与平安报好音?
20
《送徐秀才》 宋·宋祁
风鶂摧高羽,云鵾惨别弦。
倦随东郭履,归养豫樟年。
客信凭梅陇。
乡歈伴月舷。
君谋适不用,虚赠绕朝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