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豹成文的诗词(84首)

  • 1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宋·黄庭坚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2 《次韵郭右曹》 宋·黄庭坚

    阅世行将老斲轮,那能不朽见仍云。
    岁中日月又除尽,圣处工夫无半分。
    秋水寒沙鱼得计,南山温雾豹成文
    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阴未当勤。

    3 《以古铜壶送王观复》 宋·黄庭坚

    随俗易汩没,从公常纠纷。
    我观王隆化,入莸不改薰。
    未见蛇起陆,已看豹成文
    爱君古人风,古壶投赠君。
    酌酒时在傍,可用弭楚氛。
    问君何以报,直谅与多闻。

    4 《和钟漕汝强四首》 宋·胡寅

    豹成文不厌深,喧卑何事竞翰音。
    为言墨客夸三赋,那似仙翁振八吟。
    欲继高踪其敢后,下看浮世岂须临。
    何时蜡屐携筇杖,来拨衡云一万寻。

    5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
    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书信思友

    6 《予因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文》 宋·杨万里

    棘围深锁武成宫,华裾织翠青如葱。
    谢公文章如虎豹,林间一啸四山风。
    天下几人学杜甫,千江隔号万山阻。
    画地为饼未必似,更觉良工心独苦。

    7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 宋·梅尧臣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
    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

    8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宋·王禹偁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
    是时太阴亏,占云臣道剥。
    王生出紫微,谴逐走商洛。
    扶亲又抱子,迤逦过京索。

    9 《送郑无忌南归》 宋·苏颂

    我家本南闽,处世若羁寓。
    侍亲从宦游,东西迁者屡。
    因循历年载,未识南中路。
    间岁至都城,始与里儒遇。

    10 《送赵富文粹洪州三首》 宋·周必大

    花发河阳政早成,策勋恩擢佐藩臣。
    鸡翘豹尾他年从,且作银章第一人。

    11 《偶成》 宋·冯时行

    越罗与蜀锦,被体何其华。
    豹胎与猩唇,适口良自佳。
    佳美未必得,饱暖不可赊。
    明通纸胜雪,乐昌墨如鸦。
    更招南浦石,四友相宠加。
    谩薰新宁香,时烹固陵茶。
    萧然文字间,亦足为生涯。

    12 《挽潼帅许侍郎成子三首》 宋·程公许

    雪惨龙沙节,春浓豹尾班。
    难销文寸赤,不待二毛斑。
    力尽三医谒,忧深九虎攀。
    丁宁尸谏语,端不愧家山。

    13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楚辞

    14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15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16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

    17 《行经孙氏陵》 南北朝·何逊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咏史怀古感伤

    18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9 《子虚赋》 两汉·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讽谏

    20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