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句》 唐·裴说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苕溪渔隐》)
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
(以下《诗话》)
102
《山居偶作》 唐·唐求
趋名逐利身,终日走风尘。
还到水边宅,却为山下人。
僧教开竹户,客许戴纱巾。
且喜琴书在,苏生未厌贫。
103
《山中卧病寄卢郎中》 唐·伍唐珪
十年耕钓水云间,住僻家贫少往还。
一径绿苔凝晓露,满头白发对青山。
野僧采药来医病,樵客携觞为解颜。
空恋旧时恩奖地,无因匍匐出柴关。
104
《题赠高闲上人》 唐·陈陶
檐卜花间客,轩辕席上珍。
笔江秋菡萏,僧国瑞麒麟。
内殿初招隐,曹溪得后尘。
龙蛇惊粉署,花雨对金轮。
106
《闲居言怀》 唐·李中
未达难随众,从他俗所憎。
闲听九秋雨,远忆四明僧。
病后倦吟啸,贫来疏友朋。
寂寥元合道,未必是无能。
107
《酬东溪史处士》 唐·孟贯
咫尺东溪路,年来偶访迟。
泉声迷夜雨,花片落空枝。
石径逢僧出,山床见鹤移。
贫斋有琴酒,曾许月圆期。
108
《哭李韶》 唐·王元
韶也命何奇,生前与世违。
贫栖古梵刹,终著旧麻衣。
雅句僧抄遍,孤坟客吊稀。
故园今孰在,应见梦中归。
111
《秋末长兴寺作》 唐·贯休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
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
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
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
115
《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初中文言文学习哲理故事
117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118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19
《愁》 宋·徐照
愁与诗相似,能令须发新。
意清尘不没,道直事多屯。
水石惟宜夏,田桑独致贫。
不除闲懒性,前世必僧身。
120
《初夏闲居》 宋·鲍鳌川
杜门春又夏,贫不厌身闲。
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
野蔬留客饮,小艇送僧还。
却忆西庵雨,泉声石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