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贱陋的诗词(45首)

  • 1 《鹦鹉猫儿篇》 唐·阎朝隐

    霹雳引,丰隆鸣,猛兽噫气蛇吼声。
    鹦鹉鸟,同资造化兮殊粹精。
    鹔鹴毛,翡翠翼。

    2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唐·骆宾王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3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4 《秦中吟十首·伤友(又云伤苦节士·一作胶漆契)》 唐·白居易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5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6 《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辞赋精选宴会咏物写鸟

    7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8 《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小学文言文学习哲理

    9 《陈情表》 魏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散文

    10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1 《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观止书信讽刺

    12 《酒徒遇啬鬼》 未知·佚名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悭吝之徒。
    嗜酒者曰:“望诣贵府一叙,口渴心烦,或茶或酒,求止渴耳。
    ”故人曰:“吾贱寓甚遐,不敢劳烦玉趾。
    ”嗜酒者曰:“谅第二三十里耳。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13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14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5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6 《诗》 魏晋·阮瑀

    四皓隐南岳。
    老莱窜河滨。
    颜回乐陋巷。
    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
    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
    但当守明真。

    17 《弃妇辞》 明·周忱

    回车已驾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
    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
    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18 《伤友 又云伤苦节士·》 唐·白居易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19 《夜泊牛口》 宋·苏轼

    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
    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
    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

    20 《感事》 宋·王安石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