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农的诗词(72首)

  • 21 《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22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23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24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25 《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小令讽喻抒情

    26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向往归隐田园

    27 《臧僖伯谏观鱼》 先秦·左丘明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

    古文观止劝谏

    28 《苏秦以连横说秦》 先秦·佚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古文观止故事写人

    29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30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31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32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33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34 《渔家傲 余读欧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 元·欧阳玄

    其盛丽,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
    近年窃官于朝,久客辇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阕,以道京师两城人物之富,四时节令之华,他日归农,或可资间暇也。
    至顺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毕,经营南归,属春雪连日,无事出门,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数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谐叶之。
    明日,笔之於简,虽乏工致,然数岁之中,耳目之所闻见,性情之所感发者,无不隐括概见於斯。

    35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宋·陈网

    峻极巍峨势望雄,层峦叠嶂翠重重。
    为神有感兴唐祚,作镇无疆福晋封。
    材产十州资构厦,泉分数邑润耕农。
    幽岩旧榻高人隐,绝顶遗坟古帝踪。

    36 《送熊退斋归武夷》 宋·蜀翁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37 《化成圩》 宋·苏为

    下田怜沮泽,环堤圪成雉。
    尧汤水旱时,蓄洩得专利。
    泥资数斗沃,堨谢千金贵。
    何物代天工,嘉此老农智。

    38 《西陂》 宋·余复

    涉海波涛险,登山足力疲。
    胡为赤鉴游,海角山之涯。
    崎岖乱石间,况复乘船危。
    兹游固有意,访古伤今时。

    39 《和陶西田获早稻》 宋·苏轼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
    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
    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
    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

    40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宋·苏轼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