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赋得玉声如乐》 唐·潘存实
表质自坚贞,因人一扣鸣。
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
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
韵含湘瑟切,音带舜弦清。
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
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3
《赋得听松声》 唐·刘得仁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离别宴饮相思
4
《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秋天悲秋
15
《声声慢(赋渔隐)》 宋·张炎
门当竹径,鹭管苔矶,烟波自有闲人。
棹入孤村,落照正满寒汀。
桃花远迷洞口,想如今、方信无秦。
醉梦醒,向沧浪容与,净濯兰缨。
19
《声声慢 赋柑花》 元·朱唏颜
**微露,熏骨浓芳,清暑绝点珠玑。
不梦风寒,繁艳自有冰肌。
尽任蛮烟瘴雨,向炎州、偷换朱衣。
情缘短,绝无芳梦,飞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