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美原县北轩》 宋·李复
渊明昔遯世,北窗朝脱巾。
清风一披拂,自谓义皇人。
冥冥孤鸿姿,真与浮云亲。
寂寞千载后,遐躅空遗尘。
482
《依韵答俞承议》 宋·李复
南北相望已十年,白头相见喜留连。
风埃异国君多感,朱墨劳心我自怜。
事可寸心能有几,生无百岁漫忧千。
一闻新赋思归去,韦杜溪边访旧田。
484
《赠别显上人》 宋·释绍嵩
两浙寻山遍,依稀三十秋。
征尘添老色,藜杖赋归休。
落叶随杯渡,残虹带夕收。
不知从此去,能寄短书不。
485
《閒中吟》 宋·释文珦
云山青青,风泉冷冷。
山色可爱,泉声可听。
乃赋归来,盟诸山灵。
身去世远,心与真冥。
490
《五凌晨七月闲赋》 宋·曾丰
二十年前到已曾,今虽重到眼犹生。
海无弃水归斯受,山不留云用则行。
去雁来鸿如互避,稚金老火若交争。
天机养至相忘处,物意天心两太平。
491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楚辞
496
《上阳白发人》 唐·白居易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乐府宫怨
497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499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500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