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趋过的诗词(336首)

  • 141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古文观止议论

    142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寓理

    143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144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45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146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147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初中文言文赠言劝勉学习励志序文

    148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149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50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爱国抒情议论

    151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52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山水哲学

    153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154 《游泾川水西寺蕳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师》 明·宋濂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155 《答张子立见寄》 宋·苏洵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
    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舡登岸身无虞。
    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
    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156 《临场歌》 清·吴嘉纪

    掾豺隶狼,新例临场;十日东淘,五日南梁。
    趋役少迟,场吏大怒;骑马入草,鞭出灶户。
    东家贳醪,西家割彘;殚力供给,负却公税。
    后乐前钲,鬼咤人惊;少年大贾,币帛将迎。

    157 《答梅圣俞问隐》 宋·谢绛

    圣俞一幅书,间我小隐居。
    小隐讵有异,筑室数亩馀。
    岩壑不峻崒,田园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岁时来扫除。

    158 《简丘粹即次韵》 宋·李兼

    先生志尚直明庐,庀职毋嫌外且疏。
    聊向江城纡骥足,行趋禁闼侍鸾舆。
    河阳花树曾亲植,鲁相葵根欲尽锄。
    从此把君诗过目,绝胜厚禄故人书。

    159 《感怀诗五首》 明·袁中道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
    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
    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160 《师伯浑用韵复次》 宋·晁公溯

    东望行都绛阙遥,老来筋力倦趋朝。
    谁能作吏沈簿领,但欲买田书质要。
    雅意庶同高士传,不才难望大夫招。
    津乡旧有先贤宅,过者蒭荛莫敢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