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敌的诗词(200首)

  • 81 《沁园春(答杨世长)》 宋·辛弃疾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
    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朱雀桥边,何人曾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

    82 《西江月(七夕后一日县斋袓)》 宋·郭应祥

    巧节已成昨梦,今宵重倒芳尊。
    主宾和气敌春温。
    雄辩高谈衮衮。
    剩把烛花高照,频教舞袖轻翻。
    笛声幽咽鼓声喧。
    却恨更筹苦短。

    83 《贺新郎(次孙花翁乙酉)》 宋·赵以夫

    春事浑如客。
    趁新晴、花骢骄俊,_衫轻窄。
    腊瓮初倾光欲动,笑把黄甘旋擘。
    更喜得、酒朋诗敌。

    84 《选官子》 宋·杨泽民

    塞雁呼云,寒蝉噪晚,绕砌夜蛩凄断。
    迢迢玉宇,耿耿银河,明月又歌团扇。
    行客暮泊邮亭,孤枕难禁,一窗风箭。
    念松荒三径,门低五柳,故山犹远。

    85 《虞美人·影松峦峰》 清·侯文曜

    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
    望里依岩附壁,一样黏天碧。
    有时峰与晴云敌,不许露珠轻滴。
    别是娇酣颜色,浓淡随伊力。

    婉约咏物写云写山

    86 《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小学文言文学习哲理

    87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88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89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90 《谏逐客书》 先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古文观止公文

    91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92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93 《九歌》 先秦·屈原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楚辞祭祀

    94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95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96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97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98 《穿珠节》 宋·刘光祖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
    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
    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
    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

    99 《纪梦》 宋·叶李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
    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
    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

    100 《满江红 授(原作受,据道藏改)记门人》 元·李道纯

    吾道玄关,决不许、外边人人。
    有学者来参,防他做贼。
    猛把杀人刀子举,活人手段轻拈出。
    更单提、独弄逞神通,谁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