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载叙的诗词(72首)

  • 1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2 《山中叙志》 唐·王绩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
    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
    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
    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
    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3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唐·李白

    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
    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
    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4 《谨和谏议罢郡叙怀六韵》 唐·陆龟蒙

    已报东吴政,初捐左契归。
    天应酬苦节,人不犯寒威。
    江上思重借,朝端望载饥。
    紫泥封夜诏,金殿赐春衣。
    对酒情何远,裁诗思极微。
    待升熔造日,江海问渔扉。

    5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因成六韵呈军事院诸公…秀才》 唐·崔璞

    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
    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
    共理乖天奖,分忧值岁饥。
    遽蒙交郡印,安敢整朝衣。
    作牧惭为政,思乡念式微。
    傥容还故里,高卧掩柴扉。

    6 《叙别》 唐·唐彦谦

    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
    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
    翠盘擘脯胭脂香,碧碗敲冰分蔗浆。

    7 《叙别》 唐·唐彦谦

    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
    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
    翠盘擘脯胭脂香,碧碗敲冰分蔗浆。

    边塞组诗

    8 《江神子(C72F父以昔年梦诗寄为长短句,因韵叙谢)》 宋·曹勋

    帝俞赓载下方壶。
    雨随车。
    旷时无。
    尽道南丰,仙骨秀而都。

    9 《水调歌头(次韵黄叙州□□)》 宋·魏了翁

    烟雨敛江色,江水大于杯。
    篷窗一枕霄梦,忽忽到无怀。
    苦被江头新涨,推起天涯倦客,万里片帆开。
    收用到我辈,天下岂无才。

    10 《水调歌头(次韵黄叙州□□)》 宋·魏了翁

    烟雨敛江色,江水大于杯。
    篷窗一枕霄梦,忽忽到无怀。
    苦被江头新涨,推起天涯倦客,万里片帆开。
    收用到我辈,天下岂无才。

    11 《叙州》 宋·史申之

    东楼特杰少陵诗,锁江颉颃涪翁题。
    两翁诗阵屹相向,千载名与江山齐。

    12 《中隐堂诗(SS〗并叙)》 宋·苏轼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园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
    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13 《薄薄酒二首(并叙)》 宋·苏轼

    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14 《游净居寺(并叙)》 宋·苏轼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
    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
    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
    遂留结庵。

    15 《东坡八首(并叙)》 宋·苏轼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16 《吊李台卿(并叙)》 宋·苏轼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
    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
    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17 《元修菜(并叙)》 宋·苏轼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
    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18 《岐亭五首(并叙)》 宋·苏轼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19 《武昌西山(并叙)》 宋·苏轼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
    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20 《见周子叶充舍人叙怀》 宋·杨万里

    三年再谒一番逢,雨舍相望几讯通。
    便有好怀安得尽,不知造物底相穷。
    公今贫贱庸非福,我更清愁恶似公。
    误辱相期千载事,云泥政自未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