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段的诗词(136首)

  • 61 《应天长(苏堤春晓)》 宋·张矩

    曙林带暝,睛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
    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
    秋千架,闲晓索。
    正露洗、绣鸳痕窄。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爱情怀人感伤

    62 《应天长(苏堤春晓)》 宋·张矩

    曙林带暝,睛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
    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
    秋千架,闲晓索。
    正露洗、绣鸳痕窄。

    63 《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宋·文天祥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婉约爱国

    64 《满庭芳(寿徐佑卿·七月初五)》 宋·程霁岩

    一叶鸣秋,五蓂纪瑞,申月还庆生申。
    巍巍郎宿,辉映寿星明。
    一段精神玉立,秋潭自、足副徽称。
    长生箓,只在公丹府,何待祝修龄。

    65 《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小令讽喻抒情

    66 《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观止书信讽刺

    67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

    68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高中文言文叙事抒情生活

    69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观点

    70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71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书信读书

    72 《归崑山省亲别太学同舍》 宋·郭章

    菽水年来属未涯,羞骑款段出京华。
    涨尘面旋风头紧,绮照支离日脚斜。
    掠过短莎惊脱兔,踏翻红叶闹归鸦。
    不堪回首孤云外,望断淮山始是家。

    73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74 《春城曲》 宋·刘涣

    柳花吹雪香满帘,南园草烟迷绿纤。
    素纱软屏隔春梦,金翠眉心团小凤。
    指怯调笙学莺语,度曲不成臆酸楚。
    却把巫山一段云,剪作春衫寄人去。

    75 《次韵梁尉秦碑》 宋·莫济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76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77 《耕堂杂兴》 宋·苏滨

    背乡不过五十日,世事如云逐段移。
    客里念家家念客,归来一似未午地。

    78 《成都书事百韵》 宋·薛田

    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
    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

    79 《水龙吟 与北山觉公》 元·李孝光

    倚阑蓝玉西边,长松千尺**走。
    风吹香雾,云生幽树,泉鸣缺*。
    嘻笑山翁,看山不厌,别来浑瘦。
    且休嫌俗客,竹床乌几,半分与,真耆旧。

    80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明·龚诩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
    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
    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
    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