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俗轻的诗词(164首)

  • 1 《哭进士李洞二首》 唐·郑谷

    所惜绝吟声,不悲君不荣。
    李端终薄宦,贾岛得高名。
    旅葬新坟小,遗孤远俗轻
    犹疑随计晚,昨夜草虫鸣。

    音乐想象

    2 《远游》 先秦·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楚辞想象抒怀

    3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宋·金君卿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4 《咏归堂隐鳞洞》 宋·王汝舟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
    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咏物竹子抒怀怀才不遇

    5 《代徐思远谢张季万》 宋·王洋

    淳风叹辽远,友道伤浇漓。
    交情比一线,断续同轩縻。
    仁惇既难事,义重亦不支。
    寒谷少温律,衡门自寒扉。

    6 《蒙叟悟禅人俗舍在湖口县予留江城闻其归省且》 宋·董嗣杲

    要识閒栖彼此轻,平江浪远暮帆晴。
    青春晚处羁怀恶,白发生时老眼明。
    花落无心寻笑傲,客乡有日苦逢迎。
    云包尚寄双锺下,若过吾庐只半程。

    7 《锦里卜筑诗》 明·赵善瑛

    锦里幽栖处,悠然远俗嚣。
    地偏车马少,山近市城遥。
    松竹连蹊径,藤萝掩屋茅。
    闭门穷典籍,修业问刍荛。

    8 《杂诗四首》 唐·张说

    抱薰心常焦,举旆心常摇。
    天长地自久,欢乐能几朝。
    君看西陵树,歌舞为谁娇。
    山闲苦积雨,木落悲时遽。

    9 《送道州张职方》 宋·欧阳修

    桂籍青衫忆共游,怜君华发始为州。
    身行南鴈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
    莫为高才轻远俗,当令遗老识贤侯。
    三年解组来解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10 《寄程安抚》 宋·陈造

    归袖翩翩去谁御,篝灯荧荧翳复吐。
    取道言从草市西,问津更访修竹坞。
    残梦欻过均州山,杀更尚数襄阳鼓。
    盎盎屯云连远岫,剪剪北风斜细雨。

    11 《次韵斯远折梅之作》 宋·赵蕃

    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
    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
    为之著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
    七言五字古复律,非独爱渠还自怜。

    12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3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14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5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6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17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18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0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