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迹众的诗词(305首)

  • 81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唐·齐己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82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吴筠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
    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83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84 《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写景友情思念

    85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86 《冲佑观》 唐·张绍

    大始未形,混沌无际。
    上下开运,乾坤定位。
    日月丽天,山川镇地。

    夏天登高写景抒情

    87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88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89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90 《舞鹤赋》 南北朝·鲍照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
    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
    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
    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

    游子相思

    91 《仙掌铭》 唐·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

    92 《明月皎夜光》 两汉·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古诗十九首秋天月光写景抒情

    93 《阮步兵》 南北朝·颜延之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古诗三百首托物抒怀哲理

    94 《水调歌头》 宋·王灼

    台绝顶,望明月山二十里许,有怀美人,归作此词。
    山附县郭,仲文居其下,公才居亦近之。
    贾浪仙诗云:“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
    ”又云:“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95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门阙锁烟萝。
    琼室瑶台瑞气多。
    欲识仙凡光景异,欢谣须听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兽炉缥缈喷祥烟,玳席荧煌开邃幄。

    勉励

    96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97 《哨遍(括兰亭记)》 宋·吴潜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
    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
    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
    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

    98 《八声甘州》 宋·何梦桂

    至旦再期矣。
    夹谷按察签事行部,识拔于稠众人中,使下六邑,按问脏状,阅实以闻,自此声誉猎猎如日起。
    壬午秋,省台檄交至,君奉命以往,阅岁而后归,归则诸公已列剡交荐矣。
    C42F麾载道,凡六七年间,蒙被休泽,而歌颂勋德于祖帐之下,骈肩累迹,不特如老书生一人而已。

    宋词三百首无奈思念

    99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金朝·元好问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秋天励志感慨人生

    100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