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逃死的诗词(208首)

  • 61 《乐毅报燕王书》 先秦·佚名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古文观止书信

    62 《伯夷列传》 两汉·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63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64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65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观止书信议论用人

    66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古文观止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故事

    67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碑记

    68 《滥竽充数》 先秦·韩非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小学文言文寓理故事

    69 《扁鹊见蔡桓公》 先秦·韩非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70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71 《梦韩无咎如在京口时既觉枕上作短歌》 宋·陆游

    隆兴之初客江皁,连榱结驷皆贤豪。
    坐中吴咎我所畏,日夜酬倡兼诗骚。
    有时赠我玉具剑,间亦报之金错刀。
    旧游忽堕五更梦,举首但觉铁瓮高。

    72 《红楼梦曲》 清·曹雪芹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73 《经史阁四言诗》 未知·张衡

    玄黄氤氲,混沌未死。
    道隐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
    结绳而治。

    74 《再和彦高》 宋·刘著

    否泰由来在岁星,谁听叩角作商声。
    一朝汉魏成今古,百口燕秦隔死生。
    雉堞仅能逃病妇,雁书犹记作团兄。
    雪云埋尽辽西路,有酒如淮奈此情。

    75 《煮粥行》 清·尤侗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
    去年人壮今年老,去年人众今年少。
    爷娘饿死葬荒郊,妻儿卖去辽阳道。

    76 《答寄尧夫先生》 宋·韩绛

    君子志於道,出处非一端。
    伊尹负鼎俎,颜渊东瓢箪。
    斯自理适当,匪缘情所安。
    超然达者致,邈矣谁可攀。

    77 《挽赵浪淳三首》 宋·陈存

    慷慨君酬国,奔逃我丧家。
    陆沈同一壑,渊涉眇无涯。
    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
    蒿莱连雉堞,落日噪栖鸦。

    78 《满庭芳·迅速韶光》 元·侯善渊

    迅速韶光,俄然过了,算来刚甚劬劳。
    红颜衰朽,绿鬓渐疏焦。
    由自争名竞利,全不念、生死难逃。
    轮回处,似环蝼蚁,来往几千遭。

    79 《苏武慢·冒雪冲霜》 元·冯尊师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
    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
    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
    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

    80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