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名者的诗词(332首)

  • 1 《岁尽》 宋·释文珦

    云深路不通,独处岁还穷。
    尽断尘劳念,方成隐遁功。
    松疏斜漏日,竹劲老吟风。
    不是遗名者,何由到此中。

    2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3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战争歌颂爱国

    4 《乐毅报燕王书》 先秦·佚名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
    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

    古文观止书信

    5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6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
    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

    古文观止文集序文

    7 《辨奸论》 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古文观止议论

    8 《玉女泉以招提孤僻而名高华清泉坐天宝荒淫而》 宋·郑刚中

    安陆玉女泉,寒流隐丛薄。
    骊山华清泉,显贵颇昭焯。
    二泉仙所留,暖气注潺灂。
    后世入山人,尘垢赖疏沦。

    9 《江汉亭百韵》 宋·郑清之

    山川自高深,开避由邃古。
    长江泻岷峨,横亘截区宇。
    东流为沔津,疏凿仗神禹。
    襟带成奥区,都会称鄂渚。

    10 《四贤一不肖诗·右范希文》 宋·蔡襄

    中朝莺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
    之人起家用儒业,驰聘古今无所遗。
    当年得从谏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