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郡袭的诗词(37首)

  • 1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唐·陆龟蒙

    吴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荡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踪欲探讨,灵物先瘵瘼。
    飘然兰叶舟,旋倚烟霞泊。

    2 《寿春郡王阁春帖子》 宋·夏竦

    缇室葭灰飞律管,凤闱春色动年芳。
    仙源积庆诚无际,永戴宸慈袭美祥。

    3 《郡王阁端午帖子》 宋·夏竦

    对日惠心时共仰,沐兰嘉节庆长丝。
    仰承中绪隆天爱,永奉祥祺袭太熙。

    4 《郡圃秋日二首》 宋·宋庠

    闰去秋归早,开轩洒病襟。
    晓风凌羽扇,商气袭瑶琴。
    竹雨无情碧,荷烟底事深。
    萧萧差可赏,只是恨年深。

    5 《普慈郡池板桥颓坏更为石桥》 宋·郭印

    莲塘十亩方,中作长桥渡。
    荒荒岁月老,烈烈风雨蠹。
    板面拆已穿,梁脊桡而腐。
    我来日曳杖,往往不能步。

    6 《谒禹庙》 唐·宋之问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
    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7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唐·刘禹锡

    射策志未就,从事岁云除。
    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
    忽见夏木深,怅然忆吾庐。
    复持州民刺,归谒专城居。

    8 《茅舍》 唐·元稹

    楚俗不理居,居人尽茅舍。
    茅苫竹梁栋,茅疏竹仍罅。
    边缘堤岸斜,诘屈檐楹亚。
    篱落不蔽肩,街衢不容驾。

    9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唐·李商隐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10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唐·皎然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爱公满亭客,来是清风携。
    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11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2 《别赋》 南北朝·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辞赋精选离别

    13 《费凤别碑诗》 两汉·石勋

    君讳凤。
    字伯萧。
    梁相之元子。
    九江太守之长兄也。

    古诗十九首咏物抒怀失意

    14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15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16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7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0 《越问·舟楫》 宋·孙因

    越人生长泽国兮,其操舟也若神。
    有习流之二千兮,以沼吴而策勋。
    寻笠泽以潜涉兮,北渡淮而会盟。
    擅航乌之长技兮,水犀为之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