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贺郑使君》 唐·贯休
三衢蜂虿陷城池,八咏龙韬整武貔。
才谕危亡书半幅,便思父母泪双垂。
戈收甲束投仁境,汗浃魂飘拜虎旗。
224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226
《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秋天悲秋
227
《水龙吟》 宋·苏轼
万里,不可到。
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绛阙,可往从之。
”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
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年百余。
229
《大圣乐》 宋·陆游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四十二年。
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
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何人解,问无常火里,铁打身坚。
230
《玉楼春》 宋·辛弃疾
故也。
余谓世无是事而有是理,乐所谓无,犹之有也。
戏作数语以明之
有无一理谁差别。
231
《洞庭春色(元夕)》 宋·吴泳
金柝声中,铁衣影里,仍旧上元。
况银花亸鬓,看承春色,蜡珠照坐,暖热丰年。
宝月分明无缺玷,须洗尽黄云别看天。
无限意,且平开莲浦,小作桃源。
232
《水龙吟》 宋·刘克庄
即令七十平头,岂能久作人间客。
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几茎须白。
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236
《沁园春》 宋·陈人杰
登坛焚篆,忽云开晴,作沁园春歌之
道骨仙风,自天上来,月潭主人。
把玉清宝印,按行川岳,神霄铁尺,鞭叱雷霆。
雨部收晴,日君腾照,一寸灵章飞杳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