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流的诗词(488首)

  • 121 《上巳将过金陵(三首选二)》 清·龚鼎孳

    蟂矶一棹水云宽,采石晴峰涌翠盘。
    天气殊佳芳禊会,海风吹客到长干。
    倚槛春风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
    兴怀无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婉约感叹时事

    122 《水调歌头(五首选三)》 清·张惠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抒怀壮志追忆

    123 《木兰诗/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 通: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初中古诗初中文言文乐府叙事民歌赞美女子战争

    124 《黄河行》 元·贡泰父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黄河

    125 《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宋·洪咨夔

    去年为君来,明廷峙鸾鹄。
    今年为亲归,蚕市苦思蜀。
    扶舆出修门,万里宛在目。
    大江六月寒,风饱帆数幅。

    送别思亲

    12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27 《答苏武书》 两汉·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古文观止战争书信散文

    128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唐·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古文观止檄文讽刺写人

    129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

    130 《望海楼》 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咏物写景

    131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32 《河中石兽》 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文言文理论哲理

    133 《入都》 清·李鸿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抒怀壮志追忆

    134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宋·梅尧臣

    垤蚁不应雨,鸣鸢不生风。
    郁气若甑炊,初阳如火红。
    裸肤汗交流,腯体膏将熔。
    龙头费挹酌,犊鼻强遮蒙。

    135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叙事写人赞美

    136 《岐阳三首》 金朝·元好问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地方战争抒怀悲愤

    137 《贺新郎·读史》 现代·毛泽东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138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唐诗三百首高中

    139 《念奴娇 石头城》 清·郑燮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140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