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谢张学士惠灵寿杖》 宋·许志仁
和疑连绵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龙吼。
雷公霹雳搜岩比,化为郁律黄蛇走。
飞电迸火出奇节,黄蛇起立僵如铁。
携看玉女洗头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24
《箫杖》 明·丁敏
嶰谷新裁六尺形,半含宫徵半扶行。
吹时只恐成龙去,策处常疑作凤鸣。
挂壁影怜秦女瘦,敲门音合舜《韶》清。
月明拄向仙坛上,同和钧天奏九成。
25
《阊门晚归和韵》 明·法智
郭外罢持钵,晚凉归路幽。
鼓钟烟际寺,灯火水边楼。
藜杖苔痕湿,荷衣月影浮。
禅翁歌《白雪》,薄夕愧难酬。
26
《送海上人还荆门》 明·复初恢公
遍礼南朝古佛宫,荆岑春去百花浓。
江通楚蜀波涛壮,山入湖湘紫翠重。
主杖穿云随白鹿,军持分水浴苍龙。
欲知后夜相思梦,月落猿啼满竺峰。
34
《南门散策》 宋·陆游
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
今日晴无风,散步适其宜。
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
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
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
野僧何处来?成此一段奇。
36
《衡门》 宋·陆游
小聚风烟外,衡门水竹间。
疏沟分北涧,翦木见南山。
人笑谋生拙,天教到死闲。
犹存拄杖子,遇兴即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