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间违的诗词(266首)

  • 81 《归去来兮引》 宋·杨万里

    侬家贫甚诉长饥。
    幼稚满庭闱。
    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
    偶然彭泽近邻圻。

    怀古伤今感慨忧国忧民

    82 《沁园春(辛丑岁自寿)》 宋·陈人杰

    五彩云中,群玉峰头,是吾故乡。
    为瑶池侍宴,偶违酒令,玉皇降敕,谪作诗狂。
    桧柏风姿,山林气象,未到中年先老苍。
    西湖路,尽留连光景,傲睨冰霜。

    闺怨女子岁月

    83 《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小令讽喻抒情

    84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85 《梁甫吟》 元·刘基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咏史借古讽今

    86 《送菊》 宋·胡铨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菊花思国

    87 《季梁谏追楚师》 先秦·左丘明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
    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古文观止劝谏忧国忧民

    88 《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观止书信讽刺

    89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观止

    90 《晁错论》 宋·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抒情

    91 《瘗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古文观止祭文抒怀

    92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93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94 《悼内十一首》 明·于谦

    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
    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
    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

    婉约写景抒怀

    95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96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97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

    98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9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00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