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仪的诗词(228首)

  • 101 《芰荷香(同前)》 宋·曹勋

    彩云闲。
    正西瑶阿母,初驻非烟。
    晓空吹静,暑气清度薰弦。
    母仪万国,配帝德、直切天垣。

    102 《野庵曲》 宋·沈瀛

    野叟最昏迷。
    叹世间、光阴奔走如驰。
    逢这闲时。
    忽寻忖、一生里事都非。

    103 《水调歌头(送赵阆州希异之官)》 宋·魏了翁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
    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
    莎外马蹄香湿,柳下_阴晨润,景气踏苍苍。
    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

    江南秋天写景抒情怀人

    104 《木兰花慢(中秋新河)》 宋·魏了翁

    正秋阴盛处,忽荡起、一冰轮。
    甚汉魏从前,才人胜士,断简残文。
    都无一词赏玩,更拟将、美色似非伦。
    此意谁能领会,自夸光景长新。

    105 《水调歌头(送赵阆州希异之官)》 宋·魏了翁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
    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
    莎外马蹄香湿,柳下_阴晨润,景气踏苍苍。
    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

    106 《木兰花慢(中秋新河)》 宋·魏了翁

    正秋阴盛处,忽荡起、一冰轮。
    甚汉魏从前,才人胜士,断简残文。
    都无一词赏玩,更拟将、美色似非伦。
    此意谁能领会,自夸光景长新。

    107 《水调歌头》 宋·夏元鼎

    光诸丹经以质难。
    意初未释,凡辨问数十条,乃噤不语,垂首怅然而去。
    后忽具信香誓状,谓历江、淮、闽、浙,拜师几百,不识向上玄关,觉今是而昨非。
    不知其所觉何事,谬赠以水调一词。

    咏物荷花相思

    108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宋·李曾伯

    自六朝、用武诧荆州,襟喉重疆陲。
    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事势夔夔。
    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
    甚矣吾衰矣,将老东篱。

    109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110 《摸鱼儿(寿柴守,八月二十七日生,正是夫子绂麟之日)》 宋·欧阳朝阳

    正当绂麟时候,秋香还弄清晓。
    双旌五马人间贵,千里共腾欢笑。
    人未老。
    看绿鬓朱颜,赢得花簪帽。

    111 《张衡传》 两汉·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赞美写人传记

    112 《阻雪连句遥赠和》 南北朝·佚名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
    九逵密如绣,何异远别离。
    (谢朓)
    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

    古诗三百首咏物梅花言志

    113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114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15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116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117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1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19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20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