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具的诗词(163首)

  • 61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62 《箕子碑》 唐·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63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

    64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65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66 《魏公子列传》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传记

    67 《晏子答梁丘据》 未知·佚名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
    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
    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68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

    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历史故事

    69 《子虚赋》 两汉·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讽谏

    70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7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72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73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74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爱国抒情议论

    7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76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77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78 《咏保母帖》 宋·王易简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制从儿时。
    当其翰墨托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

    79 《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其西九山》 元·陶宗仪

    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
    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
    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
    一舟曰水光山色,时放乎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茗供,襟抱清旷,不觉度成此曲。

    80 《满江红 有感》 元·杨弘道

    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
    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
    *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
    称有无,随分具晨餐,唯*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