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况秀阁二首》 宋·朱昱
客槎飞过小金山,画栋参差杳霭间。
隐踏鳌头归月府,侧骑龙背出尘寰。
秋生弱水烟霞冷,春至蓬壶日月閒。
遥望严陵钓鱼处,十分全似落星湾。
4
《游灵隐天竺二寺》 唐·徐夤
丹井冷泉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
石和云雾莲华气,月过楼台桂子清。
腾踏回桥巡像设,罗穿曲洞出龙城。
更怜童子呼猿去,飒飒萧萧下树行。
6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 宋·王之道
半年不踏轩车路。
仿佛过、长桥去。
贴水行云风送度。
两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尝游处。
黄鹂休叹青春暮。
出谷迁乔旧家句。
天意从人还许诉。
凝寒和气,沈阴霁色,大旱滂沱雨。
7
《踏莎行》 宋·张抡
人远山深,草□□□。
□□□□天真性。
□□□长在山中,肯□□□□□□。
□似幽□,□□心尽。
超然心□□□隐。
□□□水作生涯,百年甘守空山静。
8
《踏莎行(七夕词)》 宋·韩淲
雨意生凉,云容催暮。
画楼人倚阑干处。
柳边新月已微明,银潢隐隐疏星渡。
今古佳期,漫传牛女。
一杯试与寻新句。
幽怀冷眼是青山,旧欢往恨浑无据。
9
《踏莎行(樱桃词)》 宋·刘辰翁
珠压相于,胭脂同傅。
樊家更共谁家语。
梢头结取一番愁,玉箫不会双双侣。
风送流莺,前歌后舞。
并桃欲吐含来住。
双飞燕子自相衔,会教唇舌调鹦鹉。
(李商隐诗:“流莺犹故在,争得讳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