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楼方的诗词(402首)

  • 81 《戏赠孙师尹》 宋·强至

    是非不到酒樽边,樗散谁呼小谪仙。
    天上浮查空有路,人间种秫独无田。
    花明绿野吟毫秃,月近青楼饮帽偏。
    姓字未劳金简记,圣经方倚大儒传。

    82 《登南纪楼》 宋·胡寅

    西望巫峡峰,东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横,北望楚王墟。
    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
    夜半车击毂,差鳞衔舳舻。

    83 《方壶自咏》 宋·汪莘

    残腊天垂老,新春日始孩。
    玄君归浑沌,青帝出胚胎。
    楼上独倚处,海边相见来。
    闲思栽五柳,怒欲拔三槐。

    84 《灵岩上方》 宋·周弼

    嵯峨楼观青山头,昔曾避暑离宫游。
    吴天旌旆堕冥漠,至今古木涵清秋。
    谁听白紵歌声接,细扑飞尘石榴叶。
    银烛吹灰别泪残,夜半虚廊响行屧。

    85 《送楼佺提举赴省》 宋·陈著

    绿发方山冠,白玉气色温。
    高谈霏木屑,不问能知文。
    去秋夺标归,今步南宫云。
    儒科青毡耳,指取气欲吞。

    86 《寄大庾郭县尉》 宋·华岳

    前年建安县,始识韩荆州。
    一见辰知遇,许我尝从游。
    寻幽访赤壁,买笑陪青楼。
    有酒即命驾,夜饮忘觥筹。

    87 《楼枢密挽词二首》 宋·苏籀

    岳镇巍峩幕府雄,紫青颐旨禀趋风。
    布宣条目都无扰,求瘼慈祥概所蒙。
    宾位樽罍人事改,影娥花月画堂空。
    诸方故吏多才藻,撰纪徽嘉篆刻丰。

    88 《御楼》 隋代·佚名

    青坛帝籍,在国之东。
    荐笾执耜,率礼和容。
    鸣芝回对,瑞气凝空。
    万方瞻仰,百顺来同。

    89 《御楼》 隋代·佚名

    青坛帝籍,在国之东。
    荐笾执耜,率礼和容。
    鸣芝回对,瑞气凝空。
    万方瞻仰,百顺来同。

    90 《洗兵马》 唐·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91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诗三百首写人爱情讽喻叙事长诗

    92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93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94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95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96 《宫词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
    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
    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

    97 《沁园春·忆黄山》 宋·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写景抒情

    98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99 《九怀》 两汉·王褒

    匡机
    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余深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

    楚辞

    100 《江夏行》 唐·李白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妇女哀愁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