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剑的诗词(704首)

  • 281 《八声甘州(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宋·赵文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

    282 《八声甘州(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宋·赵文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

    283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清·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豪放写景抒怀

    284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285 《唐雎不辱使命》 先秦·刘向 撰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说 通: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赞美写人谋略

    286 《荆轲刺秦王》 两汉·刘向 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287 《鸿门宴》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288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289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290 《送虚白上人序》 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送别序文

    291 《送参寥师》 宋·苏轼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叙事议论

    292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宋·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豪放爱国壮志

    293 《鲁仲连义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古文观止写人历史故事

    294 《谏逐客书》 先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古文观止公文

    295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96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29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唐·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古文观止檄文讽刺写人

    298 《与韩荆州书》 唐·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古文观止荐书

    299 《泷冈阡表》 宋·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古文观止写人父母

    300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古文观止议论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