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天地的诗词(1779首)

  • 21 《先天易吟三十首》 宋·方回

    天地囿于气,圣贤修此心。
    范围非有许,生聚尚斯今。

    22 《赏春》 宋·宋度宗

    珠帘翠幕千门晓,丽日和风万国春。
    乍雨乍晴虽莫测,无非天地发生仁。

    23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宋·陆游

    魏野林逋久已僊,放翁寄傲镜湖边。
    松根偃蹇支琴石,岩窦潺湲洗药泉。
    半禄扫空虽在我,残年健甚岂非天。
    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编。

    24 《会葬外舅过李万州基下》 宋·项安世

    又送人间一古今,两翁要望接云岑。
    屈伸固是乾坤用,恻怆岂非天地心。
    野迥茆风声索索,山深松日影阴阴。
    平生来往风流在,应有幽人见苦吟。

    25 《孟子·禹汤文武周公》 宋·陈普

    千圣相承惟道一,忧勤惕厉意尤深。
    至诚之理元无息,有息良非天地心。

    26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2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8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29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30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1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32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长篇叙事

    33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唐·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古文观止檄文讽刺写人

    34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35 《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咏物议论借古讽今

    36 《墨池记》 宋·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辞赋精选状物写人寓理

    37 《游褒禅山记》 宋·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纪游写景感悟

    38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碑记

    39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40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