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民的诗词(514首)

  • 101 《括沁园春》 宋·林正大

    庐阜诸峰,炉峰绝胜,草堂介焉。
    敞明窗净室,素屏虚榻,要仰观山色。
    俯听流泉。
    中有池台,旁多竹卉,夹涧杉松高刺。

    102 《甘州(寿贾师宪)》 宋·陆叡

    满清平世界庆秋成,看看斗三钱。
    论从来活国,论功第一,无过丰年。
    办得间民一饱,馀事笑谈间。
    若问平戎策,微妙难传。

    美学哲理

    103 《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宋·侯置

    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
    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
    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
    五_与三楚,醲爱胜春醪。

    104 《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宋·侯置

    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
    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
    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
    五_与三楚,醲爱胜春醪。

    写人读书

    105 《贺新郎(及第作)》 宋·姚勉

    尝不喜旧词所谓‘宴罢琼林,醉游花市,此时方显男儿志。
    ’以为男儿之志,岂止在醉游花市而已哉,此说殊未然也,必志於致君泽民而後可,尝欲作数语易之而未暇。
    癸丑叨忝误恩,方圆前话,以为他日魁天下者之劝,非敢自炫也。
    夫以天子之所亲擢,苍生之所属望,当如之何而後可以无负之哉。

    106 《读书所见(六首选二)》 清·赵翼

    其一
    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

    思念

    107 《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小令讽喻抒情

    108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09 《隆中对》 魏晋·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初中文言文赞美写人

    110 《公输》 先秦·墨子及弟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初中文言文对话写人故事

    111 《鸿门宴》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112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高中文言文治国哲理

    113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114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明·袁宏道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送别赞颂写人序文

    115 《冯谖客孟尝君》 先秦·佚名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写人

    116 《宋玉对楚王问》 先秦·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

    117 《酷吏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118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119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120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古文观止写景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