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鹿头坂偶成》 宋·李新
朝来喜下鹿头关,谁谓追奔匹马还。
意气已无豪愤态,梦魂犹在险崎间。
白云亲老愁归计,明月知音笑病颜。
天子已筹西夏策,将军未易许安閒。
3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楼钥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
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
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
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
4
《蜀中三首》 唐·郑谷
马头春向鹿头关,远树平芜一望闲。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
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
5
《蜀驮引》 唐·冯涓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
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
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
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6
《送钤辖馆使王公》 宋·程戡
归骑翩翩去路赊,郁葱佳气望天涯。
艰危剑阁三千里,惠爱刀州十万家。
龙尾道边瞻日彩,鹿头关外别春华。
金明扈从宸游处,休忆连年泛浣花。
8
《成都书事百韵》 宋·薛田
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
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
9
《鹿鸣宴》 宋·苏轼
连骑匆匆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
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
他日曾陪探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
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一夜间。
10
《鹿鸣宴》 宋·苏轼
连骑思思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
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
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坐夜闲。
11
《再送师厚》 宋·文同
久使西南此召还,鹿头东去渐云山。
莫嫌策马经烧栈,正好题诗到散关。
财利文书犹络绎,边防田地已朱殷。
奇谋不吐将何用,况是归临咫尺颜。
14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5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6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7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