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天台》 宋·翁森
日落千山外,悠然一望赊。
黄檀六七里,绿竹两三家。
幽步窥残雪,孤愁入远霞。
今宵何处宿,茆屋有梅花。
8
《使院黄葵花》 唐·韦庄
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
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
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
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9
《使院黄葵花》 唐·韦庄
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
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
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
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17
《秋日送郭氏甥之白檀塞》 明·邢侗
西风切切正吹裳,送子河桥不尽觞。
黄叶坠阶时听雨,敝裘当晓欲沾裳。
旌门九月寒沙屦,猎火千山入野桑。
莫道边庭前路隔,马蹄行处是渔阳。
18
《黄葵》 宋·苏轼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
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