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高陵篇(并序)》 明·卢熊
高陵者,吴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盘门外三里。
其妻吴夫人,子长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与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访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过此,闻父老言地属沙湖金氏墓,上
144
《读宋太史潜溪集》 明·夏煜
混沌初刓太素斫,挺生神人断鳌膊。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鸿荒人未觉。
帝命图书出河洛,奇耦生画参伍错。
焕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启运乘飞跃。
145
《巫山》 宋·苏轼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146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宋·苏轼
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150
《赠李道士》 宋·苏轼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151
《赠眼医天彦若》 宋·苏轼
鍼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
152
《岐亭五首(并叙)》 宋·苏轼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153
《赠李道士(并叙)》 宋·苏轼
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汉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练善画,以遗火得罪,当死。
君缓其狱,会赦,获免,时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为李氏子以报。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妇,梦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孙。
155
《庐山》 宋·戴复古
拥鼻行吟上下廊,今宵又宿赞公房。
松摇半夜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
白石清泉闻笑语,名山大泽出文章。
老夫甘作无名者,不逐纷纷举子忙。
156
《读唐太宗纪》 宋·范成大
宫府相图势不收,国家何有各自谋。
纵无管蔡当时例,业已弯弓肯罢休!
弟兄相贼斁天伦,自古无如舜苦辛。
掩井捐阶危万死,不闻亲杀鼻亭神。
157
《与长文、正夫游北山》 宋·范成大
柳岸松门胜处通,马蹄踏雾入空蒙。
春寒有力欺游子,天色无情没断鸿。
雨脚远连山脚暗,杏梢斜倚竹梢红。
驼裘拥鼻吾衰矣,年少犹嫌料峭风。
158
《睡起》 宋·陆游
风约飞花满曲廊,萧然无客共焚香。
瓮醅力重初投枕,鼻鼾声豪已撼床。
栩栩梦游心自适,昏昏起坐日方长。
静凭一几吾何恨,笑杀穿帘燕子忙。
159
《雨夜》 宋·陆游
末路萧条客子心,不堪徂岁更沉阴。
低檐雨滴睡眠少,败壁灯残感慨深。
不办典衣谋尽醉,尚能拥鼻作微吟。
交朋一散如天远,试向今宵梦里寻。
160
《午睡》 宋·陆游
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
帐底香云凝未散,手中书卷堕无声。
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
痴腹便便竟何有?已将嘲弄付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