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华的诗词(共19首)

    李华简介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1 《吊古战场文》 唐·李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古文观止战争吊古伤今忧国忧民

    2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天写景感伤

    3 《海上生明月(科试)》 唐·李华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唐诗三百首闺怨思念

    4 《杂诗六首》 唐·李华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5 《寄赵七侍御》 唐·李华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
    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
    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6 《春游吟》 唐·李华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7 《咏史十一首》 唐·李华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
    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
    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8 《奉寄彭城公》 唐·李华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9 《寄从弟》 唐·李华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
    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10 《晚日湖上寄所思》 唐·李华

    与君为近别,不啻远相思。
    落日平湖上,看山对此时。

    11 《尚书都堂瓦松》 唐·李华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
    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12 《奉使朔方,赠郭都护》 唐·李华

    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
    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
    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
    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

    13 《长门怨》 唐·李华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
    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
    自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14 《仙游寺(有龙潭穴、弄玉祠)》 唐·李华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
    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
    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
    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

    15 《云母泉诗》 唐·李华

    晨登玄石岭,岭上寒松声。
    朗日风雨霁,高秋天地清。
    山门开古寺,石窦含纯精。
    洞彻净金界,夤缘流玉英。

    16 《相和歌辞·长门怨》 唐·李华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
    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
    日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17 《戊寅入岭丁亥上元游碧落洞》 宋·李华

    乳床奇诡鉴清涟,碧落真人古洞天。
    十载南游才一到,不访重补到难篇。

    18 《鸱夷子皮赞》 宋·李华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19 《句》 宋·李华

    后夜郁孤台上月,更从何处照诗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