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萧的庆贺诗句(“夜夜笙箫”前面一句是什么?)

    1.“夜夜笙箫”前面一句是什么?

    “夜夜笙箫”前面一句是“歌舞升平”。

    “歌舞升平,夜夜笙箫”的意思为每天晚上器乐齐奏,边歌边舞,庆祝太平。多为贬义,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形容腐朽豪奢没落的生活。

    歌舞升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ē wǔ shēng píng,意思是边歌边舞,庆祝太平,多指太平盛世。可做褒义词也可做贬义词,与所处语境相关。

    释义: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多指太平盛世。

    升平:太平。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

    造句:

    新年到了,大家歌舞升平,普天同庆。

    扩展资料

    比喻腐朽豪奢没落生活的成语:灯红酒绿。

    释义: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近义词:

    花天酒地、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反义词:

    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箪食瓢饮、节衣缩食。

    造句;

    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只会使人堕落。

    2.《宋史•萧燧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

    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

    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

    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

    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

    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

    出知严州。产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

    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

    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产,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

    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

    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

    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B。

    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

    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D。

    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A。 ①③⑤ B。

    ①④⑥C。 ②③④ D。

    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 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

    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

    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

    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佣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参考答案:4。 D 5。

    C 6。A7。

    (10分)(I)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庆贺,诗句

    3.七言绝句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归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

    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

    “且未还”既指自己不能从西南回长安,也指庾信不能从北朝回江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

    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 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崩驾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

    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不象是在发议论。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咏怀古迹》是杜甫凭吊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的。

    宋玉的《高唐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

    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

    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

    这诗便是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色,艺术独到。 杜甫到江陵,在秋天。

    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其辞旨又在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与杜甫当时的情怀共鸣,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

    “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 “亦吾师”用王逸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

    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本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

    所以次联接着就说明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 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

    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故曰“空”。

    就象眼前这巫山巫峡,使人想起宋玉的《高唐神女赋》。它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

    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

    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 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

    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时。 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

    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或说,此“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则恰与杜甫本意相违,似为非是。

    显然,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实到其地,亲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显露。

    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

    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谁的诗句

    虞世南《蝉》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唐代诗人(558年-638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汉族,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

    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人物简介 虞世南(558—638年7月11日),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 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字,故世称“虞永兴”,享年八十一岁,赐礼部尚书。

    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

    虞世南,隋大业初授秘书郎。入唐,太宗引为秦府参军,弘文馆学士。

    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 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谥文懿《旧唐书》卷七十二及《新唐书》卷一百零二之本传云:“世南性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同郡沙门智永善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由是声名藉甚。”

    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 与欧阳询、褚遂良。

    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书后品》列其书为上之下品,评云:“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萧)子云之上”。

    《书断》卷中列其隶。行书为妙品,称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存焉。

    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 及其暮齿,加以遒逸”。

    《述书赋》云:“永兴超出,下笔如神,不落疏慢,无惭世珍。”《宣和书谱》卷八以为世南晚年正书与王羲之相后先,又以欧、虞相论曰:“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

    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书法理论著作有《笔髓论》、《书旨述》。

    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群书理要》五十卷、《兔园集》十卷等,另有诗文集十卷行于世,今存《虞秘监集》四卷。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虞世南身体文弱,博闻强记。

    少年时与兄虞世基一起拜博学广识的顾野王为师。 十余年勤学不倦,学到紧要处,累旬不盥栉。

    尤喜书法,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友善。智永精王羲之书法,虞 虞世南题跋像 [2]世南在智永的精心传授下,妙得其体,圆融遒丽,外柔内刚,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传统。

    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书法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 他写的《孔子庙堂碑》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

    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经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

    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 ”魏征看后说:“戈字颇逼真。 ”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陈文帝知世南博学,召为法曹参军。

    陈朝灭亡,与兄世基同入长安,做了隋朝秘书郎,后迁起居舍人。当时世基任内史侍郎,权倾当朝,荣华无比,妻子所用被服,尤胜王侯。

    虞世南虽与世基同住,仍以勤俭务本。隋灭后,李世民闻虞世南之名,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担任著作郎。

    一次,唐太宗想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没有临本,虞世南在朝堂上一口气默写出来,不错一字,赢得朝中文士的钦佩。 虞世南虽然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

    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陇右山崩,唐太宗问“天变”。

    世南以晋朝以来历次山崩为例,说:“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

    然愿隆下勿以功高古人以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 ”唐太宗听后敛容反省。

    他一再劝阻唐太宗筑陵墓厚葬,使唐太宗有所收敛。他还严正劝阻唐太宗不要恣于游 虞世南半身像 [3]猎而疏于政事。

    这些都对当时的“贞观之治”起着积极的作用。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你们如果都象虞世南那样刚正忠烈,天下何忧不理。

    ” 虞世南年逾古稀后,屡次上表求退,不许,被封为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五月壬申(二十五)日(7月11日)卒于长安,享年八十岁。

    唐太宗十分悲伤,痛哭流涕,说:“虞世南对我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我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延上下,无复人矣!”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都尚书,谥文懿。

    太宗还命画图象挂在宫中凌烟阁。 唐太宗曾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5.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

    喜欢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放带给我的活力;喜欢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带给我的活力;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真带给我的活力.

    白驹过隙间,我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若有所思. 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每一个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男孩,他阳光活力,自信开朗.我听到了他一次次成功时充满活力的欢呼,一遍遍努力练习时倔犟的神情.对生活的好奇,对质是的探索使他充满活力. 春去冬来,周而复始. 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活力岁月依旧存在.

    喜欢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放带给我的活力;喜欢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带给我的活力;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真带给我的活力.

    一腔满怀活力的壮志,源于岁月的洗礼,谓叹历史――了不断的活力岁月!

    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人们充满活力,成为一个休闲之园.在充满活力的岁月里,漫步于秀美的西湖,用心体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活力.我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能享受到活力带来的喜悦.

    充满活力的岁月,就是喷发于沙漠之中的一弘清泉,让人感到生的希望;

    充满活力的岁月,就是吹动于炎炎夏日中的一阵清风,带给我们丝丝清爽

    充满活力的岁月,就是点燃于黑夜冬日中的一支蜡烛,送给我们光和温暖.

    充满活力的岁月总是如此令人心弛神往.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猛浪若奔”的大海,我愿遨游于惊涛骇浪之中;如果你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深山,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中.

    呵! 充满活力的岁月!朝气蓬勃的岁月!

    6.白马啸西风 鸳鸯刀的主角是谁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参考资料: (=^_^=)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7%91%E5%BA%B8&variant=zh-tw 《飞狐外传》是金庸先生写於1960年至1961年间的武侠小说,是《雪山飞狐》的前传,主要叙述胡斐过去的事情。

    历史背景是清朝乾隆年间。小说人物: 胡斐,小说主角,胡一刀之子,武艺超群 程灵素,药王之徒,精通药理,聪明伶俐 袁紫衣,漂亮的出家人 福康安,朝廷高官,乾隆心腹 苗人凤,金面佛苗人凤,打遍天下无敌手 补充时间:2006-08-14 17:47 《雪山飞狐》是金庸先生1955年的武侠小说作品, 故事发生於清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日。

    以插叙倒叙为主要叙述方法,通过各次要人物的对话中罗生门式的回忆敍述,带出从李自成起义到故事发生时,主角胡斐之父——胡一刀与各武林人士之间恩怨情仇的陈年历史故事。 主要人物: 胡一刀,胡斐之父 胡斐,胡一刀之子,为报父仇而奔波 苗人凤,武艺超群 苗若兰,苗人凤之女 田归农,天龙门掌门 范帮主,丐帮帮主 宝树和尚 补充时间:2006-08-14 17:50 《连城诀》原名《素心剑》,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狄云的年轻剑客无端地被人陷害於一场杀人、劫财、强奸的冤案中。入狱后得到了一名叫丁典的侠士帮助,在越狱后为自己冤案申冤的过程中,历经种种艰险。

    在最后终於令陷害他的人恶有恶报,也为恩人丁典报仇雪恨。主要人物: 狄云:男主人公,性格单纯直率 水笙:江湖名流水岱的女儿。

    在故事的结尾,与狄云一起归隐山林。 丁典:武术高手。

    狄云的救命恩人。 戚芳:狄云的师妹,美丽善良。

    於狄云原是一对情侣。在狄云被害入狱后被骗嫁给冤案的幕后黑手-同门师兄万圭。

    在真相大白后被万圭杀害。 补充时间:2006-08-14 17:57 《天龙八部》著重探索的是民族与个人的问题;其中思想对现代社会不失有教育意义。

    主要人物: 乔峰——丐帮帮主,因为是契丹后裔而被逐,后恢复契丹名萧峰,为阻止辽入侵北宋,自尽於雁门关。 段誉——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世子,生父是四大恶人中的段延庆,后继位大理国皇帝,乔峰义弟(排第三)。

    王语嫣——慕容复表妹,段正淳与情妇王夫人之女,绝世美女,与表哥青梅竹马,后被抛弃,转爱段誉。 阿朱——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善易容,原为慕容复侍女,后与乔峰相爱,为阻止乔峰与段正淳冲突,被乔峰失手打死。

    阿紫——阿朱的妹妹,星宿老怪丁春秋门下,为人刁蛮阴戾,暗恋乔峰,为其殉情。 补充时间:2006-08-14 17:58 《射雕英雄传》(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是一部武侠小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

    男女主角: 郭靖——郭啸天之子,生於蒙古。师承江南七怪、丹阳子马钰、北丐洪七公、周伯通。

    黄蓉——东邪黄药师之女,邂逅郭靖后与其成为情侣,一起闯荡江湖,后成为继洪七公的丐帮帮主。 补充时间:2006-08-14 17:59 《白马啸西风》,金庸武侠小说,描写了哈萨克族人和汉族人之间的情仇,主人公是一名叫作李文秀的汉族姑娘,父母被强盗追迫而死,单独留下在哈萨克族中被化名为计爷爷的汉人抚养长大。

    补充时间:2006-08-14 18:00 鹿鼎记 Duke of the Mount Deer‎ 是香港名作家金庸(查良镛Louis Cha‎)最后一部武侠小说。男女主角名: 男 - 韦小宝 康熙 陈近南 海大富 洪安通 . . 女 - 苏荃 方怡 沐剑屏 双儿 建宁公主 阿珂 曾柔 补充时间:2006-08-14 18:01 笑傲江湖是金庸写的一部武侠小说,1967年开始创作。

    主要人物: 男女主角名: 令狐冲 林平之 东方不败 岳不群 宁中则 任我行 向问天 桃谷六仙 田伯光 左冷禅 杨莲亭 方证大师 曲洋 梅庄四友(黄钟公, 黑白子, 秃笔翁, 丹青生) 女主角名:任盈盈 岳灵珊 仪琳 蓝凤凰 补充时间:2006-08-14 18:03 《神雕侠侣》是一部武侠小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二。金庸认为这是他写的最好的一本书,。

    7.托物言志,托什么物,言什么志

    (1)耕牛:描写耕牛紧拉套绳,步履坚定,任劳任怨。人格化地表现默默奉献、埋头苦

    干的精神和“得到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的品质的人。

    (2)红叶、菊花:描写红叶、菊花霜凌之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爱。拟人化地表现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3)夕阳:描写“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象征性地反映老一代老当益壮、甘

    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4)溪流:描写溪流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人格化地表现某种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5)梯子:描写梯子朴实无华,忍辱负重。形象化地表现为了祖国未来、为了他人甘愿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6)老树:描写老树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人格化地表现承受艰苦生活环境磨炼的年富力强、精神财富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7)烟雾:描写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象征性地反映生活中有时团团迷雾,遮住真相,掩埋真理。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8)仙人掌:描写仙人掌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的泥土也能生根长大。拟人化地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去老少边穷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开发建设大西北贡献力量。

    (9)星空:描写繁星闪烁,星光璀灿。象征祖国群星灿烂,象征性地表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辉耀于祖国上空。

    (10)无名花:描写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一改文学作品歌颂明星、名人、将军、功臣,而拟人化的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的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2、逆向立意

    (1)翠竹:描写翠竹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但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启示我们应做内心充实、表里一致、朴实无华的人。

    (2)牵牛花(藤萝):描写牵牛花(藤萝)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者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3)芦苇:描写芦苇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形象化地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4)鹅卵石:描写鹅卵石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形象亿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5)爆竹:描写爆竹在欢喜庆贺时增加节日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形象化地表现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关于萧的庆贺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