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阿拉善左旗的诗句(关于大漠的诗句)

    1.关于大漠的诗句

    【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高宗时语】 唐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边游录戍卒言】 唐·于濆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

    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

    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鸳鸯】 唐·卢汝弼 双浮双浴傍苔矶,蓼浦兰皋绣帐帏。长羡鹭鸶能洁白,不随鸂鶒斗毛衣。

    霞侵绿渚香衾暖,楼倚青云殿瓦飞。应笑随阳沙漠雁,洞庭烟暖又思归。

    【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 唐·卢纶 朝日照灵山,山溪浩纷错。图书无旧记,鲧禹应新凿。

    双壁泻天河,一峰吐莲萼。潭心乱雪卷,岩腹繁珠落。

    彩蛤攒锦囊,芳萝袅花索。猿群曝阳岭,龙穴腥阴壑。

    静得渔者言,闲闻洞仙博。欹松倚朱幰,广石屯油幕。

    国泰事留侯,山春纵康乐。间关殊状鸟,烂熳无名药。

    欲验少君方,还吟大隐作。旌幢不可驻,古塞新沙漠。

    【长安雪后】 唐·喻坦之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遥分丹阙出,迥对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明冰篇】 唐·富嘉谟 北陆苍茫河海凝,南山阑干昼夜冰,素彩峨峨明月升。深山穷谷不自见,安知采斫备嘉荐,阴房涸冱掩寒扇。

    阳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门,明冰时出御至尊。彤庭赫赫九仪备,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毕赋周在位。

    忆昨沙漠寒风涨,昆仑长河冰始壮,漫汗崚嶒积亭障。嗈嗈鸣雁江上来,禁苑池台冰复开,摇青涵绿映楼台。

    豳歌七月王风始,凿冰藏用昭物轨,四时不忒千万祀。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崔泰之 南庭胡运尽,北斗将星飞。

    旗鼓临沙漠,旌旄出洛畿。关山绕玉塞,烽火映金微。

    屡献帷谋策,频承庙胜威。躞蹀临河骑,逶迤度陇旗。

    地脉平千古,天声振九围。车马生边气,戈鋋驻落晖。

    夏近蓬犹转,秋深草木腓。饯送纡天什,恩荣赐御衣。

    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赠梁州张都督】 唐·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采桑】 唐·张祜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一举两番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

    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五君咏五首·魏齐公元忠】 唐·张说 齐公生人表,迥天闻鹤唳。

    清论早揣摩,玄心晚超诣。入相廊庙静,出军沙漠霁。

    见深吕禄忧,举后陈平计。甘心除君恶,足以报先帝。

    【宿金河戍】 唐·张震 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

    但见容鬓改,不知岁华暮。悠悠沙漠行,王事弥多故。

    【塞下曲】 唐·戎昱 塞北无草木,乌鸢巢僵尸。泱渀沙漠空,终日胡风吹。

    战卒多苦辛,苦辛无四时。 【古意】 唐·戴休珽 穷秋朔风起,沧海愁阴涨。

    虏骑掠河南,汉兵屯灞上。羽书惊沙漠,刁斗喧亭障。

    关塞何苍茫,遥烽递相望。弱龄负奇节,侠客多招访。

    投笔弃繻生,提戈逐飞将。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

    会立万里功,视君封侯相。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唐·李峤 奉诏受边服,总徒筑朔方。

    驱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子来多悦豫,王事宁怠遑。

    三旬无愆期,百雉郁相望。雄视沙漠垂,有截北海阳。

    二庭已顿颡,五岭尽来王。驱车登崇墉,顾眄凌大荒。

    千里何萧条,草木自悲凉。凭轼讯古今,慨焉感兴亡。

    汉障缘河远,秦城入海长。顾无庙堂策,贻此中夏殃。

    道隐前业衰,运开今化昌。制为百王式,举合千载防。

    马牛被路隅,锋镝销战场。岂不怀贤劳,所图在永康。

    王事何为者,称代陈颂章。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赠何七判官昌浩】 唐·李白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咏雁】 唐·李远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

    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

    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塞下曲】 唐·李颀 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

    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 【送高三十五书记】 唐·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2.阴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好多诗词歌赋中就提到胡马,阴山之类的词,但

    现在还叫阴山。

    阴山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东西绵延一千多公里,由断续相连的大青山、乌拉山、色尔腾山、狼山所组成。目前发现岩刻的是在狼山地区。

    狼山在阴山的西部,它像一座屏障似的围拱在河套平原的北部。虽然,现在这里很多地方已变成沙漠或半沙漠的山地,但在古代,它却是水草丰茂、树木葱茏、百兽赖以以繁衍的地方。

    山中岭高谷深,奇峰林立,岗峦层叠,怪石遍地,悬崖的立壁和沟边的巨石,往往是磨刻岩画的理想的园地。在这里,高及山巅,低近沟畔,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历代各游牧民族凿磨了许多极其生动的岩刻。

    阴山岩刻再发现于1976年秋天。 此后,东自乌拉特中旗,经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西至阿拉善左旗,经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岩刻最集中的地方,是在磴口县西北与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处。

    阴山岩刻目前的总数在一万幅以上,虽经千年的风雨侵蚀画面仍相当清晰。 阴山岩刻的题材内容应有尽有,如狩猎骑射、放羊牧马、各种野生动物和家畜、日月星辰、天地神祗、穹庐毡帐、车辆畜圈、原始数码、图形符号、手印脚印蹄印以及各种民族文字等。

    我国北方草原古代的经济生活,也在阴山岩刻中反映出来。早期主要是狩猎经济,描绘了单人猎、双人猎、集体围猎等;主要的武器是弓和箭,还有棍棒、绳索和砍刀。

    后期家养的牲畜增加了,岩刻中出现畜圈,以及放牧和转移草场的画面。 阴山岩刻中,同时还有许多宗教信仰方面的图像。

    祈祷是最普遍的习俗,祭祀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并出现杀人作为牺牲的画面。对于动物的崇拜,这或许是岩刻中出现大量动物图形的缘由,是含有巫术的意义的。

    日月星云的图像,揭示了对天体的崇拜;而各种不同的天神则是通过许许多多的人面像、半人半兽像表现出来,所有这些都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的原始宗教信仰。 古代阴山的先民们,用图画和符号记录了当时的重大事件和有关活动。

    他们高度发展了原始文化,在天文学、数学和机械学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天体岩画,显示他们非常重视天文学,用竖划组成的原始数码,和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数码很相似,说明着数学的萌芽。

    岩刻中的原始文字符号,以及西夏文、回鹘文、藏文、蒙文等的铭记,也提供了有关文化生活的重要信息。阴山岩刻是我国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历史进程的缩影。

    阿拉善左旗,诗句

    3.阿拉善旅游景点大全

    很多哦,以下是介绍 贺兰山广宗寺(南寺)旅游区:又称南寺,藏文称作“噶丹吉林”,距银川市90公里、巴彦浩特30公里,是一个集藏传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区。

    旅游区内群山环抱,绿草茵茵,清新雅丽,庙宇轩昂,佛经声声。寺庙依山而建,山门两侧岩壁上雕满彩绘佛像,为内蒙古地区最大的石雕佛像群。

    寺内因供奉有六世达赖喇嘛肉身灵塔而闻名蒙藏宗教界。鼎盛时庙宇、僧舍达2859间,僧侣人数达1500多人。

    人文景观有:石雕佛像群、黄庙、红庙、毡帽山、六世达赖灵塔、十六罗汉足迹、巴彦笋布尔敖包、佛塔、佛教文物、地质矿产博物馆等。自然景观有:摄云峡风景区、鸳鸯泉、降魔崖、五色池、喇嘛吟、佛子牛、三剑揽月、通天柱、雪岭子风景区、阴阳界、牦牛塘、原始森林等。

    整个旅游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完善,旅游环境自然静谧,安然脱俗,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贺兰山福因寺(北寺)旅游区:俗称“北寺”,主供奉“阿旺旦德尔”和“那木斯来佛”(财神爷)。

    位于木仁高勒苏木境内,距银川市130公里,距乌海市120公里。 福因寺旅游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曲径通幽。

    寺庙建成时,共有大小寺庙5座,893间,占地面积0。3平方公里。

    主要旅游项目有森林观赏、寺庙游览、登山、打靶、远眺大漠、观赏野生动植物、品尝民族风味、祭敖包等活动。置身于旅游区内会使您逸性飘飞、乐不思蜀。

    月亮湖旅游区:月亮湖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巴润别立镇以西50公里,距银川市165公里,巴彦浩特69公里,距广宗寺旅游区68公里。月亮湖是一个秀丽、神奇的天然淡水湖泊,湖水面积3平方公里。

    湖内碧波荡漾、芦苇摇曳、野鸭嬉戏。豪华蒙古包群、“俄罗斯”式别墅、别具一格的综合娱乐城气势壮观,服务功能齐全,一派“漠中江南”之奇景。

    主要旅游项目有顺六轮大卡车、吉普车、摩托车、卡丁车冲沙、滑沙、游泳、骑马、骑驼、黑沙理疗、沙滩排足球等。现已成为内蒙古西部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的沙漠探险旅游区。

    腾格里沙漠通湖草原旅游区:南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隔沙相望,由中卫县城向西北18公里。 通湖旅游区沙丘环抱,内有4平方公里的湿地,绿草茵茵、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候鸟翩翩。

    白色的蒙古包群、五彩的野营帐篷、休闲茶座与飘飘营旗,民族风情浓郁,如诗如画。旅游项目有驾顺六轮卡车、吉普车、摩托车、卡丁车冲沙、骑马、骑驼穿越沙漠、滑沙、祭敖包、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

    天鹅湖旅游区(沙漠摩托车营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天鹅湖位于阿左旗通古淖尔苏木西南12公里处,湖水面积约3。2平方公里,四周是雄宏浩瀚的腾格里沙漠,沙丘起伏,沙涛滚滚,景象奇伟壮观。

    沙丘与湖水相映成趣,湖光沙色叫人心旷神怡。每年3—4月和9—10月各种候鸟在此停留,有白天鹅、野鸭等百余种鸟类,为这里增添生机。

    延福寺:俗称“王爷庙,也称“王爷家庙”,是阿拉善八大寺之一。该寺主要供奉“阿拉善佛” (每月初三供奉“阿拉善佛”),其它经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十八罗汉、三世佛、观音佛等,是我区重点保护的古代建筑。

    1742开始修建,1760年清帝为该寺赐名并赐用满、藏、蒙、汉四种文字书写的金字匾。 整个建筑有大经堂、菩萨殿、四大天王殿、转经楼、钟鼓楼、阿拉善神殿等组成。

    气势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经幡招摇,经声如潮。 阿拉善博物馆(阿拉善王府):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阿拉善历代旗王的官署和居住地。

    王府经历代旗王修建,至第十任亲王达理扎雅时期,已修建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 每部分由若干个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组成,相互融会贯通,画栋雕梁、古雅精致。

    整个建筑群落为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北京式四合院建筑群体和颐和园园林风格,故有“小北京”之称。历史文物陈列室展有石器时代、汉、宋、元、明、清历史文物600多件,反映古代游牧生活的岩画史料照片100多幅;民族风俗文物陈列室展有和硕特部蒙古族衣、食、住、行装饰实物和民间艺术品139件。

    游人可一睹阿拉善王府的风貌和阿拉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是您了解阿拉善的窗口。 阿拉善奇石馆:收集、观赏、珍藏、销售戈壁奇石及文化交流、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阿拉善戈壁奇石主要分布于阿左旗北部,由距今8000万至1亿年前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而成,经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千奇百怪、绚丽多彩的奇石。 戈壁奇石属风凌石,主要为硅质岩,有水晶、玛瑙、碧石,形态各异的玉髓、蛋白石、硅毕、硅化物等,质地坚硬、造型生动、图文美丽、色泽斑斓。

    另外还有石雕工艺品、天然水晶石眼镜、天然宝玉石首饰、贺兰砚石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阿拉善奇石馆内收藏的奇石以无形而寓山川壮美,以无声而叙亘古沧桑。 您置身于奇石馆中,您仿佛就已置身于悠远的戈壁沙漠中、置身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殿堂中。

    贺兰山原始森林观景区:在阿拉善左旗东部有一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200 公里的崇山峻岭,它便是贺兰山。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描写的就是当年岳飞征。

    4.关于阿拉善的诗歌

    十四行诗 阿拉善

    之一

    高耸的胡杨 我站在风沙中

    望着深邃的戈壁

    却听不到声响

    万籁俱寂 我已死去

    寂静的影子躺到在四方

    我是胡杨 我是阿拉善最后的胡杨

    蘸着居延海的水我要为

    最后的胡杨书写诗行

    你千年不死 死后千年不倒 倒后千年不朽

    三千年太长

    我要所有的牧人都有草场

    自己的妹妹和别人的女儿生活在美好的草原

    我原把我的头颅埋在这里

    搂抱着最后的这片胡杨

    阿拉善之二

    打马走进高原

    天空向我滚来

    我用泪水抚摸着阿拉善

    我生活过的每一寸地方

    我失去了一切

    我要去寻找我的远方

    在我故乡的沙海

    我让我的身躯躺在这里

    想挡住腾格里沙漠的疯狂

    我从大海里归来

    找不到一块草原

    我故乡的草原已飞到了天上

    白云就是它的羊群

    我哭泣的阿拉善 我干渴的阿拉善

    5.内蒙古的位置、风光和民俗和描写大草原的诗句文章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

    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内蒙古界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 甘肃 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自治区风光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

    名胜古迹包括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那达慕、蒙古包、祭敖包三大民族风情。

    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圆仓式,再用圆木组成伞形圆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祭敖包: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锡伯族、土家族、东乡族、苗族等55个民族。

    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特色美食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酪、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 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内蒙古自治区使用传统蒙古文字,主要通用回鹘式蒙古文;与蒙古国主要使用西里尔蒙古文音同字异。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蒙文是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6.阿拉善左旗的介绍

    阿拉善左旗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接巴盟磴口县、乌拉特后旗、乌海市;东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平罗县相望;南交甘肃景泰县、古浪县,宁夏中卫市、中宁县;西连甘肃武威市、民勤县,阿拉善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28公里。全旗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9个镇、6个苏木,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28.3%,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旗。旗因山得名,系“贺兰山”一名异译。系蒙古语,意为“金黄色的马”。一说意为“肘”。蒙古语称东为左。

    关于阿拉善左旗的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