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古诗诗句(三衢道中的诗是什么)
1.三衢道中的诗是什么
南宋诗人曾几《三衢道中》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衢道中
2.古诗《三衢道中》的全文是什么?
古诗《三衢道中》的全文摘录如下:
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作品鉴赏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曾几(jī)(1084——1166),南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
3.三衢道中的一首宋词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资料:
曾几(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属江西)人,后徙河南洛阳。在吏部考试,列优等,赐太学上舍出身,为校书郎。后出任应天府(今属河南)少尹,庭无留讼。高宗朝,历官江西、浙西提刑,后因得罪秦桧被免职。任广西运判,固辞。侨居上饶(今属江西)茶山寺。秦桧死,再起为浙西提刑,知台州(今属浙江)。后任秘书少监,奉旨修《神宗宝训》,书成,权礼部侍郎。孝宗隆兴二年(1164)辞官。
曾几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以杜甫、黄庭坚为宗。”陆游又在《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近尝示诗》中称他“律令合时方帖妥,工夫深处却平夷。”魏庆之《诗人玉屑》说他学于韩驹,所以后人也把他列入江西诗派。
曾几(几)诗多属抒情谴兴、唱酬题赠之作,风格闲雅清淡。五、七律讲究对仗自然,气韵舒畅。古诗如《赠空上人》、《东轩小室即事五首》、《春晴》,近体诗如《寓居吴兴》、《食淮白鱼》等,于写景咏物之中流露出渴望收复中原之情;《苏秀道中大雨》写秋雨给农家带来的喜悦,也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系《永乐大典》中辑录。有武英殿聚珍版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