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关于神童的诗句(古代有关“神童”的对联或古诗有哪些?)
1.古代有关“神童”的对联或古诗有哪些?
有关“神童”的对联或者古诗有:
1.《送司空神童》
年代:唐 作者: 王建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2.《赠赵神童》
年代:唐 作者: 李端
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3.《游行神童读书岩》
年代:宋 作者: 李寅仲
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
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偿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
4.《赠何神童》
年代:宋 作者: 释咸杰
父母未生时,文章在何许。
及乎跳出来,光明照寰宇。
傍观眼难瞒,收录奏明主。
一览赞希奇,杨晏堪为伍。
赐笏与录袍,以显其宗祖。
人生天地间,休将年纪数。
纵饶生百岁,无闻亦何补。
伟哉英特大丈夫,君臣嘉会今合符。
行看赤手扶宗社,大千捏聚一蘧庐。
5.《赠王氏神童昆季》
年代:宋 作者: 魏野
先后登科出玉京,满朝诗送更光荣。
岂唯皇宋终难继,自古神童少弟兄。
6.《赠庐陵三刘神童》
年代:宋 作者: 姚勉
唐时刘正字,今复见庐陵。
珠树三根秀,金门一日登。
赠君无句锦,觅我到溪冰。
不为炎凉变,童年有此能。
2.古代有关“神童”的对联或古诗有哪些?
有关“神童”的对联或者古诗有:1.《送司空神童》年代:唐 作者: 王建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2.《赠赵神童》年代:唐 作者: 李端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
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3.《游行神童读书岩》年代:宋 作者: 李寅仲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偿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4.《赠何神童》年代:宋 作者: 释咸杰父母未生时,文章在何许。
及乎跳出来,光明照寰宇。傍观眼难瞒,收录奏明主。
一览赞希奇,杨晏堪为伍。赐笏与录袍,以显其宗祖。
人生天地间,休将年纪数。纵饶生百岁,无闻亦何补。
伟哉英特大丈夫,君臣嘉会今合符。行看赤手扶宗社,大千捏聚一蘧庐。
5.《赠王氏神童昆季》年代:宋 作者: 魏野先后登科出玉京,满朝诗送更光荣。岂唯皇宋终难继,自古神童少弟兄。
6.《赠庐陵三刘神童》年代:宋 作者: 姚勉唐时刘正字,今复见庐陵。珠树三根秀,金门一日登。
赠君无句锦,觅我到溪冰。不为炎凉变,童年有此能。
3.古代有关神童的对联或古诗
有关“神童”的对联或者古诗有:1.《送司空神童》年代:唐作者:王建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2.《赠赵神童》年代:唐作者:李端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
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3.《游行神童读书岩》年代:宋作者:李寅仲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偿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4.《赠何神童》年代:宋作者:释咸杰父母未生时,文章在何许。
及乎跳出来,光明照寰宇。傍观眼难瞒,收录奏明主。
一览赞希奇,杨晏堪为伍。赐笏与录袍,以显其宗祖。
人生天地间,休将年纪数。纵饶生百岁,无闻亦何补。
伟哉英特大丈夫,君臣嘉会今合符。行看赤手扶宗社,大千捏聚一蘧庐。
5.《赠王氏神童昆季》年代:宋作者:魏野先后登科出玉京,满朝诗送更光荣。岂唯皇宋终难继,自古神童少弟兄。
6.《赠庐陵三刘神童》年代:宋作者:姚勉唐时刘正字,今复见庐陵。珠树三根秀,金门一日登。
赠君无句锦,觅我到溪冰。不为炎凉变,童年有此能。
4.神童的作者 古诗
神童诗 朝代:宋代 作者: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 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 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 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民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 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5.古代哪些诗人是神童
曾被称为“神童”的人物列表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群论创始人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威廉·卢云·哈密顿 约翰·冯·诺伊曼 曹冲 朱载堉 严嵩 甘罗 杨炯 李文照 汪克宽 泰格·伍兹 王勃:《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夏完淳:钱默在夏完淳六岁时,写〈神童赋〉。 曾熙 元好问 卡尔·本茨 布莱士·帕斯卡 托马斯·杨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沈诗钧 祝允明 张居正,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纪昀,字晓岚,一般称之为纪晓岚。 约翰·缪勒 罗尼·奥沙利文 让·皮亚杰 诺伯特·维纳 赵藩 阮兆辉 阿维森纳 陶哲轩7岁进入高中,9岁进入大学,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骆宾王 魏圣美 莫宣卿,广东第一位状元,唐代官吏。 莱昂哈德·欧拉 张如城 吴清源,被棋坛誉为“现代围棋第一人”。 王冕,幼放牛,八岁始入学,以画梅花最为著名,被视为神童。 徐安庐 16岁取得华盛顿大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化学等3个学士学位 朱利安·斯克里亚宾
6.描述天才的诗词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汉·徐干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韩婴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汉·刘向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魏书》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唐·卢照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业精于勤,荒于嬉。
——唐·韩愈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宋·欧阳修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人不学便老而衰。
——宋·程颐 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博学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
——清·黄宗羲 学则智,不学则愚。 ——清·黄宗羲 够了吗~~。
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大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7.谁知道神童诗
中华古籍 → 神童诗 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
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他写的《神童诗》,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
汪珠出身于县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九岁便能写诗,有神童之称。他的“神童”称呼,始于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勤县县令带领全县举人、秀才去孔庙参拜孔子圣像。
在三跪九叩之后,县令忽然发现大殿墙壁上,用木炭写有这样一首诗: 颜回夜夜观星像,夫子朝朝雨打头。 多少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
下边落款题有九龄童汪洙的名字。 县令环视大殿,不光殿宇破败不堪,孔子和颜回圣像也都缺额少肩,实在有损尊严,自觉羞渐。
但转而一想,九岁孩童怎能写出这样诗来?怕是有人假冒孩童之名,故意讽刺于我?想到这里,便吩咐差役:“速去打听,这汪洙是何等样人,叫他前来见我。” 汪殊的父亲叫汪元吉,就在县里当小吏。
因家境清贫,汪殊就帮家里牧鹅,利用晚上和牧鹅空隙读书写字。初春的一天,汪洙赶着一群白鹅到野外去放牧,他见孔庙前青草茂盛,便让鹅吃草,自个在大树下读起书来。
不料,忽地一阵寒风过后,大雨从天而降,便赶紧收起书本,把鹅赶进孔庙避雨。 汪洙一进庙门,只见殿底破败,蛛网百结,圣像破碎,鸟粪遍地。
心想,父亲常说,朝廷里的文官武将,仅是孔夫子的学生,如今他们一个个做官享福,可老夫子却坐在这样的破庙里,谁也不肯拿点银子出来修理一番。他越想越生气,见殿角烧剩的木炭,便抬起在墙上题了这首诗,不料被县令发现了。
县令查问汪洙,汪元吉正好站在一旁,便赶紧跪下道:“这汪沫乃是卑职逆子,冒犯了大人,待我把他唤来,听凭老爷教训!” 汪元吉心急火燎的赶回家里,一见汪洙便说:“你闯下大祸了!闯下大祸了!还不快跟我去见老爷!” 汪洙不解地问:“孩儿整天读书、牧鹅,安分守己,从来不做不肖之事,祸事从何说起?” “还说从何说起?你东涂西抹,还在孔庙里题了一首什么诗,今天被老爷发现,要我唤你去教训哩。” “这有啥祸事哩。
孩儿写的不都是实情吗?我这就跟爹爹去见他。” 汪洙跟父亲到了孔庙,见过县令。
县令问:“这墙上的诗可是你写的?” 汪洙不慌不忙地回答:“正是,还请老爷指教?” “你为何要写这样的诗?” 汪洙说:“只要老爷看看这庙,还能不知写这诗的用意吗?” 县令见他对答如流,心中暗喜,但仍有怀疑。便说:“这样说来,这诗果是你写的了,那可是神童了!”县令见汪洙穿着短小的衣衫,便嘲笑道:“只是神童的衣衫好短哟,老爷我还没见过穿这样短衣衫的神童哩!” 汪洙听出县令还不相信诗是他写的,眼珠一转,智上心来,当着众人之面,向县令鞠了一躬,脱口吟道: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县令一听,果有才华,大喜道:“好诗,果是神童!将来定成大器! 有赏!有赏! 人此,汪洙神童之名在宁波一带流传开了。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中进土,授 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训诂》,历官至现文殿大学士,提举台州崇道观,筑室西山,召集诸儒讲学,乡人称其室为“崇儒馆。” 汪洙编纂的《神童诗》是以五言顺口溜形式流传于世,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为免湮没,兹录于下: 神 童 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 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 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 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民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 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
8.网上介绍《神童诗》时说:全书辑诗34首五言绝句
我们今天所能见的《神童诗》共有34首,相传是汪洙的作品。汪洙,字德温,宋代鄞县(现浙江省宁波市)人,是北宋末年著名的学者,元符三年(公元1098年)考中进士后,任过州教授和观文殿大学士等官职,后在崇儒馆从事讲学活动。
《神童诗》均为五言绝句,意思浅白,琅琅上口,形式上适合儿童阅读。从诗的艺术水平看,简洁含蓄,高雅清新,不失为佳作。但《神童诗》并非全是汪洙一人所作,据清代学者翟灏考证,仅前面少数作品为汪洙童年所写,其余大都是汪洙幼年时吟诵过的别人的作品。如《登山》一首:“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是李白的诗,原题为《九日龙山饮》。
34首神童诗皆为五言绝句,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4首,都是劝学诗,极力宣扬读书可以做官;第二部分为从《状元》到《四喜》5首,表现科举及第的得意;第三部分为从《早春》到《除夜》,通过的四时景致的描写,表达读书人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