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译文(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全文翻译)

    1.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全文翻译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天空上的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的呢?我现在要放下酒杯来问问这个问题。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明月皎洁得像一面镜子而飞到朱红色的宫门上方,浓重的云雾散开而月光尽显。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人们只看到它晚上从海上来,怎么知道它早上在白云之间隐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住在月亮上的白兔年复一年地捣药,嫦娥在月宫中孤单地居住又有谁陪伴呢?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现在的人看不见古时候的月亮,但是现在的月亮曾经照着古时候的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时候的人和现在的人像流水一样相继逝去,仰望明月都有同样的感慨。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月光一直照在酒杯里。

    2.关于月亮的诗句 (带翻译)5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月亮,译文,诗句

    3.关于月亮的诗句及其翻译?

    诗句及翻译: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呀,露水像晶莹的珍珠,月亮像一把弯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呀你何时陪伴我回到我的家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成语及意思: 月朗风清:月光明朗,微风清爽。

    形容美好宁静的夜晚。 月缺花残“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坏、摧残。

    众星捧月:天上众多的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一个中心,或许多人簇拥一个他们推崇的人。

    闭月羞花:闭月,也作“蔽月”使月亮躲藏起来,花儿感到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4.关于月亮的古诗100首

    1、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3、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5、唐·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6、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7、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唐·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5.关于月亮古诗及译文(全)

    、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2、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3、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唐·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6、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7、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6.关于月亮的古诗及翻译

    把酒问月 诗人:李白 朝代: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释】 ①题下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②丹阙,朱红色的宫门。 ③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④但见,只看到。 ⑤宁知,怎知。 ⑥没,隐没。 ⑦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⑧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 ⑨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⑩金樽,精美的酒具。 关山月 诗人:李白 朝代: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明月从天山升起,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之中。长风吹过几万里,一直吹过玉门关。汉武帝曾经出兵白登,胡人窥视着青海湖。自古以来征战的地方,看不到几个人能够生还。战士们看到这一片凄凉景象,思念家乡多是满脸愁苦。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楼上,一定是叹息声不断。 静夜思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古朗月行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 朝代: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解释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1、州:现陕西省富县。 2、云鬟:妇女的鬓发。

    3、清辉:指月光。 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韵义】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你在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

    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 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 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 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 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评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 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

    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 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 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

    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 别绪,感人肺腑。

    8.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1、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唐·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3、唐·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4、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唐·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6、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7、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8、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9、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10、唐·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译文: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扩展资料: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9.描写月亮的诗句

    1、张若虚(唐代) -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2、杜牧(唐代) -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3、李白(唐代)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4、白居易(唐代) - 《琵琶行 / 琵琶引》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译文: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5、李白(唐代)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译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