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关于的诗句(关于母亲节的诗句)
1.关于母亲节的诗句
一、《游子吟》
作者:【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二、《十五》又名《将母》
作者:【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带着母亲来到了邗沟(江苏),但家还在白紵(马鞍山当涂)。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叫声,想到离家的儿子,南北相隔万里却有亲情的挂念。
三、《西上辞母坟》
作者:【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译文:高盖山(位于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棋杆村)头映射在落日余晖下,黄昏时我一个人在林里默默的站着。只有几只鸟儿归宿窝巢。在母亲坟墓前祭奠几滴白酒,止不住泪水流了下来。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嘱:早早回家的声音。
2.母亲节诗句有哪些?
母亲节,是感谢母亲的节日。
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现代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这一天母亲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中国古代就有很多诗句用来表达对母亲的爱:1、《别老母》清·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慈母爱》元·杨维桢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3、《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送母回乡》唐·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5、《思母》唐·与恭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3.母亲节的古诗
游子吟 开放分类: 文学、古诗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2、意恐:担心。
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5、吟:说6、归:回来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作者】:孟郊 (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
早年生活贫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46岁始登进士第,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
元和初年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
孟郊一生潦倒,仕途失意,他性格孤直,不肯逐于流俗。他在《赠郑大了鲂》中写道:“天地人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充分表现出他的创作思想。
他的诗以五言古体见长,不蹈袭陈言,不滥用典故辞藻,擅长白描手法而又不显浅薄平庸,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代表作如反映时代现实的《征妇怨》、《感怀》、《伤春》等;表现人民疾苦的《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表现人伦之情、骨肉之爱的《游子吟》、《杏殇》等;描绘自然景色的《与王十二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等。
虽然角度不同,却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郊诗的特色。历代诗坛对孟郊的作品褒贬不一。
孟诗多苦语,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因此后世论者把他们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孟郊诗为“元和体”一种,唐人李肇《唐国史补》有“学矫激于孟郊”说。
宋代江西诗派瘦硬生新的风格,也受其影响。宋人宋敏求编录《孟东野诗集》,10卷,存诗511首,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
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
4.关于母亲节的古诗词
1、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剑子歌》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谁氏子》
3、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豫章行》
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燕诗示刘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8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画地学书》
9、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10、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
11、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瑶池》
12、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劝孝歌》
1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十五》
14、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上孙使君》
15、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诗示刘叟》
16、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燕诗示刘叟》
17、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8、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劝孝歌》
19、无父何?无母何恃?——《小雅·蓼莪》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小雅·蓼莪》
21、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22、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2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4、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2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26、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
27、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燕诗示刘叟》
28、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
2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0、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
3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3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33、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
34、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怨词》
35、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古从军》
36、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
3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渡辽水》
38、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39、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送母回乡》
40、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岁暮到家》
41、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2、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思母》
43、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4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45、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
47、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岁暮到家》
48、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示添丁》
4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50、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燕诗示刘叟》
5.关于母亲节的诗句
1,《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五言古体诗,是唐代诗人孟郊在经历宦途失意之后,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尝尽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创作出这首感人肺腑的颂母之诗。
2,《送母回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众多古诗词中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对逝母的怀念和懊悔之情。主要是讲述诗人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想要回家看望并带她去拜访名医,可是最终还是没能在母亲病逝之前赶到。
3,《岁暮到家》也是一首抒发母子之情的五言诗作,作者是清代的蒋士铨。这首诗主要描述久别的游子回家与母亲团圆时惊喜中又带点伤感的故事情景。
此诗主要从人物的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细腻的角度来描写,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刻画得更加形象、具体、深入人心。母亲节祝福语:1,有一种爱,伴你一生,当你累了,她永远伸出臂膀;有一种爱不求回报,当你成功了,她会悄悄走开;这就是母爱。
母亲节到了,祝天下母亲幸福安康!2,有一种爱,此生无法偿还;有一种情,此世无法忘怀。这爱是春风化雨般的母爱,这情是深似大海的母子情。
妈妈,谢谢您的养育之恩,祝您母亲节快乐!3,纵然相距千里,我的心,始终在您那里;纵然世事沧桑,我的您,永远年华如一;纵然不常表达,您懂的,我最爱的是您!母亲节到了,亲爱的妈妈,节日快乐! 4,母亲节到了,采一束鲜花,为您送上幸福花香;撷一丛仙草,祝您健康长寿;掬一捧清泉,清凉您的烦恼,抓一缕和风,为您送来快乐平安,发一条短信,为您送去祝福,祝您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5,您的爱,全天候,昼夜温暖,阴晴难断;您的爱,全覆盖,进退相伴,成败不变;您的爱,全方位,远近灿烂,天地弥漫;您的爱,全频率,强弱俱现,动静皆传。
感恩母亲节,对您的祝福一直不变,愿亲爱的妈妈健康平安,快乐无限。
6.关于母亲节的诗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精华中的精华”。
还有下面一些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7.母亲节的诗句是什么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6、《慈母爱》【元】杨维桢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2、《步虚》【唐】司空图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1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8.母亲节的诗词有什么
母亲节的诗词: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3、《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4、《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5、《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6、《步虚》【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9.关于歌诵母亲节的诗句
1、《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萱草生在老母亲的高堂前,颜色鲜艳而美好。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背着它时还能怎么说呢?作为子女的孝顺心存在,并不在于你富贵与贫贱。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叹人的年岁老了呀!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这种感慨之心情就像被棍棒锤砸一样难受啊。
2、别老母(清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岁末到家(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10.关于“母亲节”的诗词有哪些
《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岁末到家》【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步虚》【唐代】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