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守规矩的古诗句(有关规矩的诗句)
1.有关规矩的诗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唐·白居易
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 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5.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 必规矩。——吕不韦 《吕氏春秋》
6.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尽心下》
— 孟子
7.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版法》
8.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9.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韩非子·问 辩》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管子》
11.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韩非子
2.关于守规矩、倡廉洁、扬正气的诗句有哪些?
1、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
——出自《远游》先秦:屈原 释义:自我反省以坚持操守,寻求天地正气从何而生。 2、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出自《元日·晨鸡两遍报》唐代:方干 释义:暖冬的太阳映照着山上调入人间正气,东风吹着树在跳着舞告别寒冷。 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出自《正气歌》宋代:文天祥 释义: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 4、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出自《题张苍水集》清代:柳亚子 释义:狂风黑暗凄凉的夜里下雨,在读先生正气歌。 5、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出自《漫作二首》唐代:韩偓 释义:贺拔岳灵分正气,仙卫国借神兵。 6、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出自《杂曲歌辞。
升平乐》唐代:薛能 释义:祥瑞之气围绕着宫殿楼宇,在皇帝的居所我信步游玩赏鉴。 7、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出自《三年为刺史》唐代:白居易 释义:这块石头有千金重,就怕因此伤了清白。 8、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自《石灰吟》明代:于谦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9、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出自《酌贪泉》魏晋:吴隐之 释义:试使夷齐饮此水,终当不改清廉心。 1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墨梅》元代:王冕 释义: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关于守规矩、倡廉洁、扬正气的诗句有哪些?
1、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出自《远游》先秦:屈原
释义:自我反省以坚持操守,寻求天地正气从何而生。
2、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出自《元日·晨鸡两遍报》唐代:方干
释义:暖冬的太阳映照着山上调入人间正气,东风吹着树在跳着舞告别寒冷。
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出自《正气歌》宋代:文天祥
释义: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
4、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出自《题张苍水集》清代:柳亚子
释义:狂风黑暗凄凉的夜里下雨,在读先生正气歌。
5、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出自《漫作二首》唐代:韩偓
释义:贺拔岳灵分正气,仙卫国借神兵。
6、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出自《杂曲歌辞。升平乐》唐代:薛能
释义:祥瑞之气围绕着宫殿楼宇,在皇帝的居所我信步游玩赏鉴。
7、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出自《三年为刺史》唐代:白居易
释义:这块石头有千金重,就怕因此伤了清白。
8、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自《石灰吟》明代:于谦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9、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出自《酌贪泉》魏晋:吴隐之
释义:试使夷齐饮此水,终当不改清廉心。
1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墨梅》元代:王冕
释义: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4.有关守规矩倡廉洁扬正气的诗句或名言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奢欲贪 俭生廉。
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勤政爱民,家家安乐;崇贤尚德,处处祯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利千秋;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名传万古 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廉者胸怀磊落,夜不闭户寝自安。 不屈于利称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谓高贵。
廉则民爱,碑自立;贪则民弃,墓自掘。 廉政无小事,粒米牵民心。
清廉者一身正气行天下,腐败者寝食不安寸步难行。 位不在高廉洁自名,权不在大为公则荣。
一生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私心全无;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清·金兰生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资治通鉴》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格言》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 ——《苟子》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唐·魏徵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5.关于规矩的古诗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於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於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
6.关于“规矩”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规矩”的诗词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2.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 5.以戒为基,止观相踵。
大矩崇规,链金烹矿。——黄庭坚6.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
——苏洵7.恒言但桑稼,怪志无鹏鹍。规圆而矩方,往往万巧攒。
——陈傅良8.今朝岁一周,岐嶷傲娥羲。丛珍试初步,动觉应矩规。
——陈著9.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
——洪遵10.平常是道,不涉平常。颠来倒去,规圆矩方。
——释大方11.爻象乾连坤断,形器规圆矩。闹市相逢聊举似,东家杓短西家长。
——释正觉12.肃将王事,集此扬土。凡我同盟,既文既武。
郁郁桓桓,有规有矩。——繁钦13.鲁史标嘉瑞,周诗颂太平。
屡游灵畴地,数立纪年名。矩步规行迹,含仁抱义情。
盛时期在囿,五纬想储精。——丁谓14.八列方隅位,四周分至时。
画疆兴庶务,地矩囿天规。——方回15.明肃惟母,实勤养抚。
有臣有虎,有离有附。请王禄产,请庙考祖。
古人有作,规吕矩武。——石介。
7.形容严守纪律的诗句
1、官卖红袍价不廉,俨然法相欲登天。凌人气势惊人响,散作尘寰几缕烟。
2、和尚出身太祖刚,筑墙积谷缓称王。勤廉力拒奢华事,严令毁除金镂床。
3、金银缠万贯,香气任奢华。富贵随云散,清心寄晚霞。
4、市场功能正负分,奖勤诱腐两惊魂。隐型糖弹纷纷落,专打有权无骨人。
5、公仆曾经心血洒,千枝万蕊紫桐花。更觉忠魂在高处,年年雨润万千家。
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请把我心先点燃,休言黑暗似无边。纵教流尽平生泪,不昧当头三尺天。
8、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9、喷涌廉泉久不消,群峰叠翠护朝朝。为何不把驱邪水,分与官人各一瓢。
10、香花墩上有奇泉,饮罢头痛始觉贪。争得长江大河水,悉于廉泉得其源!
1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2、廉政惊天雷动,肃贪反腐英明。乌烟瘴气苍庭,正本清源已定。
13、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8.描写"规矩"的诗句有哪些
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离骚》先秦:屈原原文节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译文: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2、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九辩》先秦:宋玉原文节选: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译文:暗自赞美申包胥的大志气,又担心时世不相同。
为何时代风俗偷奸取巧,破坏了规矩妄自改凿孔。要独自耿直光明不随波逐流,仰慕先圣遵从德教老传统。
在混浊的世界身处高位,不是我心希望的光荣。3、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运命论》魏晋:李康原文节选: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
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译文:即使是仲尼这样道德最高尚的人,即使是颜回,冉有这样的大贤,以礼法为准绳大力推行文德,在洙水泗水之间和颜悦色地教学,也不能阻止浮薄风气的产生。
孟轲孙卿,那样效法颜回冉有和仰慕至圣孔子,从容奉行正道,也不能在末世发挥应有的维系作用。天下终于发展到大道沉溺的地步,而无法再加以援救。
4、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哀时命》先秦:庄忌原文节选:块独守此曲隅兮,然欿切而永叹。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译文:我孑然独处深山沟啊,心中悲切长叹声声。愁苦啊,长夜难眠愁思宛转啊,心潮起伏就像那水沸浪涌。
手握刻刀而不能雕镂啊,手拿规尺而无处使用。千里骏马在庭院里奔驰啊,又怎能把万里行程跑完?5、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抛弃圆规和角尺——《胠箧》先秦:庄周原文节选: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译文: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因此说:“最大的智巧就好像是笨拙一样。”
削除曾参、史鰌的忠孝,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齐一。
9.关于“规矩”的古诗有哪些
1.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释义: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2.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离骚《九辩》
释义:为何时代风俗偷奸取巧,破坏了规矩妄自改凿孔。
3. 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李康《命运论》
释义:即使是仲尼这样道德最高尚的人,即使是颜回,冉有这样的大贤,以礼法为准绳大力推行文德,在洙水、泗水之间和颜悦色地教学,也不能阻止浮薄风气的产生;孟轲、孙卿,那样效法颜、回冉有和仰慕至圣孔子,从容奉行正道,也不能在末世发挥应有的维系作用。天下终于发展到大道沉溺的地步,而无法再加以援救。
4. 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张忌《衰时命》
释义:手握刻刀而不能雕镂啊,手拿规尺而无处使用。
5.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东方朔《七谏》
释义:他们废先王之法而不用,一味贪求私利背离公正。
6.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东方朔《七谏》
释义:抛弃彭咸以伏节死直为乐的高贵品德,废除了巧倕用以规矩曲直的绳墨。
7. 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柳宗元《梓人传》
释义:这就象梓人不懂得绳墨可正曲直,规矩可画方圆,寻引可量短长,暂且夺取工匠们的斧子刀锯来帮助他们发挥技艺,却又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以至于事情失败,使用了(他们)却没有成功一样。这不也是错误的吗?
8.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柳宗元《梓人传》
释义:我说:不是这样!因为绳子、墨汁、圆规和尺的测量都很明确,高的地方不能随意变低,狭小的不能随意扩大。
9. 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圜方。——张衡《思玄赋》
释义:恭敬谨慎顺应礼法啊,遵循法度规矩而不失误。
10.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韩愈《符读书城南》
释义:木工制造车轮和木箱面前,木板就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