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勤学的诗句及作者(关于勤学的古诗有哪些?)

    1.关于勤学的古诗有哪些?

    1、《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释义:

    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

    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释义: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

    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3、《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释义: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5、《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释义:

    富豪不用买肥沃的天地,书中自有充足的粮食。

    安家不用去建房舍,书中自有黄金做的污渍。

    出门不要悔恨没有人跟随,书中自有马车簇拥而行。

    去妻子不要担心没有好的媒人,书中自有良妻贤母。

    男儿要拥有生平的志愿,读书考取功名是一条绝佳出路。

    2.关于勤奋学习的古诗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解说:每天三更半夜到拂晓鸡啼,是男儿读书最好的时间,年少时不知要早早地勤奋学习,到老时会后悔读书太晚了。

    勤学,诗句,作者

    3.关于勤学的古诗

    国古代的“劝学诗” 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清 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 韩愈《劝学诗》)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 六、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4.关于勤学的诗句

    东晋 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唐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神童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白鹿洞诗二首

    唐末诗人 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

    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劝学诗宋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书院宋 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代诗人尤袤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

    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劝学诗 宋真宗 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5.勤奋学习的古诗

    乐府《长歌行》 作品简介: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

    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

    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

    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读《明日歌》有感 昨天带着回忆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携着希望悄悄地来临了,而明天,又闪烁着光辉等待着人们。

    有人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恋昨天;有人只迷醉在梦幻中,他们企盼明天。这两种人,都忘记了最应当珍视的是宝贵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吗?我从明天开始勤奋学习。

    今天,不就是短暂的二十四小时吗?我从明天开始认真工作。今天,不就是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吗?我从明天开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有些人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朋友,我决不怀疑你的真诚,但为什么要把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要从明天开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变成了今天,而每个今天之后都有无穷尽的明天。

    那么,你的决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变为行动,变为现实呢? 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我说:“抛弃了今天 的人,今天也会抛弃他;而被今天抛弃的人,他也就没有了明天。”

    农民种田,不在今天及刈草、施肥、灭虫,哪有金秋时节的丰收?医生不在今天及时抢救、医治病号,哪有人们日后的健康体魄?清洁工人不在今天及时清扫垃圾、扫除尘埃,哪有日复一日街道马路的洁净?解放军战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装,做好战备,哪有千家万户永久的安宁?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短短的几句诗,是先辈千折百曲、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啊!古人有感于此,于是有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的勤学佳话。

    现在我们条件优越,不是更应珍惜,抓紧今天的分分秒秒吗?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机会;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发明创造的可能。聪明、勤奋、有志的人,他们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还宝贵。

    他们决不把今天的宝贵时间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来就珍惜时。

    6.关于勤学的古诗词大全

    1、原文: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出自:宋代·汪洙《勤学》

    释义: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2、原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出自:宋代·刘过《书院》

    释义:努力学习就像农人努力耕作,是勤劳还是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3、原文: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出自:明代·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释义:谪居龙场呵遇到孔子在陈绝粮般的困境,我的随从们都有不满的表现。好在这到处的荒坡亦可开荒垦田,农具也还容易筹办。当地的农人多是刀耕火种,学习模仿也很方便。趁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难道仅仅是为吃口饱饭,待丰收了还要用它请客设宴。

    收割遗下的颗粒就留给乌雀吧,多余下来的粮食散发给穷困人家。明天早晨就的带着农具去垦荒,山间寒冷易结冰霜莫误了时光。

    4、原文: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出自:魏晋·陶渊明《责子》

    释义: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5、原文: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出自:宋代·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释义:孟郊曾经十分贫苦,忽然吟诗说不再贫苦;是因为欣喜诗友卢仝,载满一船书籍返回洛浦。我于是懂得君子心性,感到快乐的是钻研古书。汉公得中了科第高名,只是还欠缺古籍基础。两年来佐理地方政治,双眼发黑怕再审阅公文书簿。

    现在腾身进入史馆,将睁亮眼睛饱读四库藏书。我如孟郊一样生活困窘,精神却从来不觉贫苦。孙何以前精神不够丰足,而今一旦如穷人暴富,学问富赡也还需要提防,文才高超恐被他人忌妒。

    7.描写勤学的古诗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长歌行

    《乐府歌辞》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关于勤学的诗句及作者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