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古诗句默写教案(历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真题以及答案)

    1.历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真题以及答案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汇总 1、甘肃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2)悟以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上海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4句)(4分)(1)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2)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4)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3、北京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4、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⑵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知也。”(《论语?为政》)(2)云销雨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7、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小雅?小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3)大江东去,浪淘尽, __________________。

    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广西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 4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③春花秋月何时了? _______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10、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⑵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 11、湖南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周任有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12、四川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出师未。

    2021高考语文古诗默写答案,高考语文古诗默写真题及答案,2021高考语文古诗默写

    2.!!!!!!!!!!!!!!!!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1、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7、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默写,诗句,教案,高考语文

    3.求 高考 语文古诗文默写 重点句子

    一.《高考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 谊 《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陈情表》李密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25首) 《氓》《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迢迢牵牛星》《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山居秋暝》王维 《蜀道难》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将进酒》李白 《蜀相》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扬州慢》姜夔 《长亭送别》 王实甫 二.默写指导:古诗文默写都在考卷的第一卷,考查等级为D级,从去年全国各地高考默写考查分析,考查形式一般都是二选一,考查内容之一为高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篇目,之二为课外常见名言名句,评分标准对书写规范要求都比较严格,都为错一字即扣该句的所有分数,但值得注意的是06年高考默写的考法出自一段话,要求默写连贯的几句,而不是上下句。

    这种考查对那些层次低一点的学生难度明显较大,也要求在复习中必须落实默写每一段话、每一个字。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以高中课本为主,抓住重点,切忌狂轰乱炸。

    近年高考默写从考生文化积累的要求出发,适当放开了一点,考了一句课外的内容,但因为默写题仍为选做题,所以默对了《大纲》规定的课内名句就可得满分。据此,2007的复习仍应把重点放在训练和巩固课内40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上。

    要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原则,切不可主次不分,主客颠倒。2.以书写准确为突破,抓好篇章段落的背诵,切忌蜻蜓点水,似是而非。

    高考默写考查的新趋势就是注重篇目段落的考查,有些同学在复习时有投机取巧的心理,所以往往注重重点句子的背诵而忽视段落篇章的备考,丢掉了非智力因素的分数,殊为可惜。2007年的备考要强化“篇章段落”意识,做到心中有篇,目中有段。

    《大纲》对40篇古诗文大多要求全篇背诵,只有少数如《离骚》、《劝学》、《屈原列传》、《滕王阁序》作片断要求。对此,要确保段段落实,篇篇过关。

    检查背诵时可多做“接龙”训练,同学出上文自己接下文,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以加强记忆。高考考查形式是默写,这就要求除了熟练背诵外还必须准确书写,所以在背诵过程中最好采取边背边写的方法,当然了,也不一定一字不拉的书写,而是书写在背诵过程中自己不太有把握的字,这样可以确保背诵后可以得到满分。

    3.以零星时间为主,做到常记常新,切忌一劳永逸。4份已经到了高考复习的最紧张的时期,各科的作业量都比较大,大多数同学恨不得把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这个时候背诵似乎就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但从记忆规律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瞬时记忆或者短时记忆,越到后期对背诵的陌生程度就越深,所以从四月底到高考前,有必要花一些时间重温一下背诵篇目。具体办法是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或者上学路上的时间化整为零,每天熟诵一篇,高考前完成所有篇目的巩固,高考时才会成竹在胸,轻松应对。

    4.适当延伸拓展,熟悉《大纲》外重要名句,切忌喧宾夺主。大纲没有规定背诵,但是高中课文内的重要名句可选背。

    如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等,在高中教材中,应成为首选名句。课本中没有选入的名言警句可筛选背诵。

    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可记一记,但不能多,也不能花过多时间。

    4.高中语文名句默写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等高》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7)多情自古伤离别 ,那更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高考古诗词默写复习题

    《论语》六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鱼我所欲也《孟子》

    劝学《荀子》(节选)

    前出师表 诸葛亮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三峡 郦道元

    师说 韩愈

    陋室铭 刘禹锡

    阿房宫赋 杜牧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前赤壁赋 苏轼

    后赤壁赋 苏轼

    爱莲说 周敦颐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节选)

    关雎《诗经》

    蒹葭《诗经》

    氓《诗经》

    离骚 屈原(节选)

    观沧海 曹操

    饮酒 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使至塞上 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蜀道难 李白

    望岳 杜甫

    春望 杜甫

    登高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观刈麦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 李贺

    赤壁 杜牧

    泊秦淮 杜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

    相见欢 李煜

    虞美人 李煜

    渔家傲 范仲淹

    浣溪沙 晏殊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游山西村 陆游

    破阵子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已亥杂诗 龚自珍

    6.2010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 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3) ,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赋》)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挟飞仙以遨游,羡长江之无穷。

    7.出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中名句默写题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9.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2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24.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2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2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2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2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3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3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 3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3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3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4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 41.方其破荆州,。

    高考语文古诗句默写教案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