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砚之的诗句(描写砚的古诗词)

    1.描写砚的古诗词

    1、就砚旋研墨

    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砚温融冻墨

    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

    3、印朱沾墨砚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4、穷砚墨

    段克己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

    5、未暇开轩砚墨中

    苏轼

    《寄子由》

    6、苍砚有池残墨在

    陆游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

    7、墨试小螺看斗砚

    陆游

    《入梅》

    8、古砚微凹聚墨多

    陆游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9、墨丸入砚细无声

    陆游

    《掩户》

    10、涤砚滩头无渍墨

    陆游

    《幽居述事》

    11、洗砚鱼吞墨

    魏野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12、翻云为墨海为砚

    白玉蟾

    《笔架山》

    13、洗砚去残墨

    苏辙

    《初发嘉州》

    14、砚乾笔秃墨糊涂

    陈垓

    《绝句》

    15、落花满砚慵磨墨

    方回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16、墨云胶冻砚

    顾逢

    《再过悟竹庭房》

    17、磨墨见砚穿

    李复

    《病目》

    18、铁砚三升墨

    刘克庄

    《林贡士哀诗》

    19、自涤砚砖闲试墨

    潘玙

    《小窗》

    20、未乾宫砚墨

    强至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21、起来磨墨花盈砚

    项安世

    《睡起》

    22、砚润浮残墨

    许庚

    《句》

    23、吟砚谁濡墨

    薛嵎

    《哭瓢饮陈子在》

    24、磨墨倾砚滴

    张耒

    《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

    25、诗忙渴砚酒磨墨

    张镃

    《戏题》

    26、砚墨如仇冠

    赵立夫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

    27、墨晕生冰砚影寒

    赵汝绩

    《韩仲和墨竹》

    28、墨花香入砚

    赵善信

    《车略院书怀》

    29、砚呵磨墨冻

    赵与东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

    30、韦布当磨铁砚墨

    郑清之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31、砚浴珍材躬试墨

    朱翌

    《湘江亭别程干》

    32、砚冰呵墨印开封

    李东阳

    《院中即事》

    33、砚墨衮衮翻群鸦

    宋濂

    《次刘经历韵》

    2.形容“砚台”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砚台”的句子如下:

    1.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清 · 郑板桥《沁园春·恨》

    2. 一砚梨花雨 —— 宋 · 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3.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 唐 · 李商隐《乐游原》

    4. 就砚旋研墨 —— 宋 ·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 唐 · 李白《冬日归旧山》

    6.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 唐 · 温庭筠《雪二首》

    7.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 唐 · 贾岛《戏赠友人》

    8. 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 唐 · 郑谷《燕》

    9.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 宋 ·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10. 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 —— 宋 · 文天祥《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

    3.古人对砚台的赞美诗句

    1、《题弟侄书堂》

    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2、《戏赠友人》

    唐代:贾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译文:若是一天不作诗,心灵就如断了源泉的废井。用笔砚作辘轳,吟咏就就汲水的井绳。只有坚持每天清晨不断地从井中汲引,就会毫无例外地得到清冷的井水。我写出此情此意赠给志同道合的人,当知道词语之中凝聚了我许多的苦辛。

    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译文: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4、《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代: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译文: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5、《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4.描写“端砚”的诗句有哪些

    《谢人墨》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年代: 宋

    作者: 陈鉴之

    履和惠端砚,玉质马肝色。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

    持以答佳贶,聊尔见此心。

    极知不是双南金,未足报君绿绮琴。

    我得履和砚,清润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

    君刚甫砚,朴钝若刚甫。

    不能轻捷随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鲁。

    端砚入手喜有余,展开古帖聊学书。

    大砚知君不负渠,墨池飞出北溟鱼。

    端砚

    1.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2.端砚(duān yàn)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3.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4.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5.古人对砚台的赞美诗句

    1、《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译文: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2、《戏赠友人》唐代: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译文:若是一天不作诗,心灵就如断了源泉的废井。

    用笔砚作辘轳,吟咏就就汲水的井绳。只有坚持每天清晨不断地从井中汲引,就会毫无例外地得到清冷的井水。

    我写出此情此意赠给志同道合的人,当知道词语之中凝聚了我许多的苦辛。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代: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译文: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4、《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代: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译文: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5、《墨梅》元代: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6.歌颂笔墨纸砚的诗句

    大唐歙砚惊现山西稷山

    米芾《研山铭》得破译

    本报讯 近日,笔者在山西省稷山县见到一方大唐歙砚,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反复论证,请教专家,初步得出结论,此砚正是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书法作品《研山铭》所形容的歙砚!

    此砚长25厘米,宽13厘米,高15厘米,砚底部全文为“ 精华其骨,莹润其身,太和三年,弘山敬。”“太和三年”即为公元830年,弘山是唐朝高僧,唐代大诗人韦庄就有一首诗〈访含弘山僧不遇留题精舍〉,据此可以推测,弘山高僧制作此砚当时必定赠与皇家贵族!

    从外观上看,此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呈金星纹,颜色为苍青色,为歙砚中的极品!

    砚正面,中间上有日潭,用于研墨;下有月潭,用于储墨。潭两边各有一龙怪,砚面上金星点点,犹如龙在水中遨游,日潭中倒入清水准备研墨时竟显出一道象闪电一般的痕迹,水去电痕自动消失,日潭月潭寓意阴阳变化,砚台的整体造型即佛家道门形状,观者无不惊叹,真千古奇观也!

    米芾〈研山铭〉全文:“研山铭 五色水 浮昆仑 潭在顶 出黑云 挂龙怪 烁电痕 下震霆 泽厚坤 极变化 阖道门 宝晋山前轩书。经过仔细对比,分析,推敲,可以初步断定,这方大唐歙砚正是米芾〈研山铭〉所描绘的歙砚。

    歙砚名贵,大唐歙砚尤其珍贵,古人评价“滑不拒墨,涩不留笔”。“呵气生涸”,“扣之似金声,抚之如柔肤”。古代文人学士如欧阳修、苏东坡、米芾等,均视歙砚为宝,多有赋诗评之。

    面对这一宝物,笔者感慨万千,国宝啊!您终于要和〈研山铭〉一道,记入史册!

    笔者为了让大家一饱眼福,和藏家约好,欢迎各界收藏、鉴定专家前来山西稷山观看大唐歙砚!

    7.有砚字或雁字的诗词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南思洞庭水。

    北想雁门关。

    稻粱俱可恋。

    飞去复飞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夕闻雁

    年代:【唐】 作者:【于邺】

    星汉欲沈尽,谁家砧未休。

    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

    千树又黄叶,几人新白头。

    洞庭今夜客,一半却登舟。

    秋雁步韵和诗

    十里西风拂草黄,两行新雁道秋凉。

    絮丝总惹青丝乱,今夜还如昨夜长。

    秦凤去逢江荻白,楚云归待陇梅香。

    连云栈隔何依着,且向南柯梦里芳。

    【使至三姓咽面】张宣明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龙尾砚歌(并引)】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

    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琱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

    王孙天麒麟,眸子奥而澈。

    囊空学愈富,屋陋人更杰。

    我老书益放,笔落座争制。

    欲求东斋铭,要饮西湖雪。

    长瓶分未到,小砚干欲裂。

    关于砚之的诗句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