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的诗句(描写肌肤的诗句)
1.描写肌肤的诗句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倾国倾城恨有余,
几多红泪泣姑苏,
倚风凝睇雪肌肤。
青丝发落丛鬓疏,
红玉肤销系裙缦。
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一个肌肤浑似玉,
更都来、占了千娇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
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凝脂肤理腻,削玉腰围瘦
细把冰姿比玉肤。一曲倒金壶
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
香滴滴。肌肤冰雪娇无力。娇无力。秋风凉冷,有谁消得
密雪未知肤白,夜寒已觉香清
2.形容皮肤很好的诗句
1、唐·李白《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2、先秦·《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译文: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
3、唐·杜甫《月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译文: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4、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译文: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
5、五代:薛昭蕴《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译文:在姑苏台上春霄宫中,西施内心凄苦,她多少次在妆成侍宴之前还忍不住泪水暗流,她倚立风前深情远望,肌肤白嫩、细腻而润滑。
6、宋代: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
译文:体态柔软娇弱,用用洁白的肌肤。影子倒映在江水之中。暗暗地香气在月光下飘散。
3.形容没脸没皮的诗句
1、有一首词曲《醉太平·夺泥燕口》专门讽刺挖苦贪婪之徒、贪得无厌的可憎嘴脸的,诗文如下: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
鹭鸶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内刳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
《醉太平》是曲牌名。这首词曲被收入明代李开先的《一笑散》中,原题作“讥贪狠小取者”。其语言生动逼真,平实易懂,用夸张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尖锐辣泼的讽刺了没脸没皮的贪婪者。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是明代翰林学士解缙所作。也很辛辣生动。
4.形容皮肤的诗句有哪些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诗经·卫风·硕人》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白居易《长恨歌》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薛昭蕴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
--白居易《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柳永《合欢带》 如削肌肤红玉莹。
举措有、许多端正。 --柳永《红窗听·仙吕调》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
--杜牧《宫祠二首》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武平一《杂曲歌辞·妾薄命杂曲歌辞·妾薄命》凝脂肤理腻,削玉腰围瘦。 --李之仪《千秋岁·咏畴昔胜会和人韵,后篇喜其归》细把冰姿比玉肤。
一曲倒金壶。 --向子諲《南乡子·大雪韩叔夏坐中》香滴滴。
肌肤冰雪娇无力。娇无力。
秋风凉冷,有谁消得。 --韩淲《忆秦娥·香滴滴》密雪未知肤白,夜寒已觉香清。
--谢逸《西江月·密雪未知肤白》。
5.形容裘皮的诗句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描写“陈皮”的诗句有哪些
干瘪皱缩貌不奇, 平凡常被鄙弃之。
止咳化痰理中气, 妙手无此病难除。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果皮。
性 味
味苦、辛,性温。
归 经
归肺、脾经。
功 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 治
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生理特性
1、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2、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相关论述
1、《名医别录》:下气,止呕。
2、《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