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千尺的古诗句(白发三千丈是哪首诗里的诗句)
1.白发三千丈是哪首诗里的诗句
是《秋浦歌》里面的。
出自李白的《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苍苍白发似乎有三千丈那样长,细想一下原来是愁绪有这么长导致的。不知道镜子里,头上是在哪里染的秋霜啊。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2.白发三千丈 什么古诗里的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甯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3.有关白发的古诗词
钱起 白发壮心死,愁看国步移。
关山惨无色,亲爱忽惊离。 影绝龙分剑,声哀鸟恋枝。
茫茫云海外,相忆不相知。 秋浦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秋清 杜甫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
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 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
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 - 柳宗元 几年封植爱芳丛, 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 看成古木对衰翁。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
殷勤将白发,下马照清溪。————王安石《秣陵道中》 照镜见白发 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 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 形影自相怜。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罗贯中) 金·元好问《寄扬飞卿》 客梦悠悠信转蓬,藜床殷殷动晨钟。西风白发三千丈,故国青山一万重。
沙水有情留过雁,乾坤多事泣秋虫。三间老屋知何处,惭愧云间陆士龙。
贺新郎(辛弃疾)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赠陈二补阙 杜甫 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
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岑参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叹白发 岑参 白发生偏速,交人不奈何。今朝两鬓上,更较数茎多。
后庭怨 王諲 君不见红闺少女端正时,夭夭桃李仙容姿。 幸得君王怜巧笑,披香殿里荐蛾眉。
蛾眉双双人共进, 常恐妾身从此摈。甄妃为妒出层宫,班女因猜下长信。
长信宫门闭不开,昭阳歌吹风送来。梦中魂魄犹言是, 觉后精神尚未回。
念君娇爱无终始,使妾长啼后庭里。 独立每看斜日尽,孤眠直至残灯死。
秋日闻虫翡翠帘, 春晴照面鸳鸯水。红颜旧来花不胜,白发如今雪相似。
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如君贵伪不贵真, 还同弃妾逐新人。
借问南山松叶意,何如北砌槿花新。独酌 李白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
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 览镜书怀 李白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寄天台司马道士 宋之问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
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4.李白白发的诗句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组诗。李白一生中多次游秋浦,这组五言诗大概是诗人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漫游至秋浦,逗留期间所写。组诗内容丰富,艺术高超,尤其是《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更是脍炙人口。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注释]
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缘愁:因为愁。
缘:因为,指因为愁思有那么长。
似:象。
个:这样。又作“个”。
秋霜:指白发,形容头发象秋天的霜一样白。
[译诗]
(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赏析]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赏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赏析。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