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桃的古诗句(求有关竹子和桃花的美文诗句注:唐伯虎的桃花诗句我有)
1.求有关竹子和桃花的美文诗句 注:唐伯虎的桃花诗句我有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对竹思鹤 钱惟演 瘦玉萧萧伊水头, 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 尽是人间第一流。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
2.描写竹子的诗句 古诗大全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3.形容夹竹桃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夹竹桃的诗句有:
1.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
2. 同地尽妖艳,无地容檀栾。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 《夹竹桃》——(宋)汤清伯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
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2 《戈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宋)李觏
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栏。
异类偶相合,劲节何能安。
同地尽妖艳,无地容檀栾。
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外貌任春色,中心期岁寒。
正声尚可听,谁是怜伦官。
3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形容夹竹桃的诗句
关于“夹竹桃”的诗有如下几首:
1、《夹竹桃花·咏题》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诗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
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
暖景、谁见斜枝处。
喜上苑韶华渐布。
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
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2、《水仙子_赋妇人染红》
年代: 元代 作者: 周文质
凤华香染水晶寒,碎系珊瑚玉笋间,想别离拄齿应长叹。
污檀脂数点斑,记归期刻损朱阑。
锦瑟弦重按,杨家花未残,为何人血泪偷弹?
柔荑春笋蘸丹砂,腻骨凝脂贴绛纱,多应泣血淹罗帕。
洒筼筜赪素甲,抹胭脂误染冰楂。
横象管跳红玉,理筝弦点落花,轻掐碎残霞。
丹枫软玉笋梢扶,猩血春葱指上涂,偷研点易朱砂露。
蘸冰痕书绛符,摘蟾宫丹桂扶疏。
潮醉甲霞生晕,碾秋磦琼素举,夹竹桃香符。
3、《戈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
年代: 宋 作者: 李觏
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栏。
异类偶相合,劲节何能安。
同地尽妖艳,无地容檀栾。
移根既不可,洁心诚为难。
外貌任春色,中心期岁寒。
正声尚可听,谁是怜伦官。
4、《夹竹桃》
年代: 宋 作者: 汤清伯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
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5、《茉莉曲六首》
年代: 明 作者: 王稚登
章江茉莉贡江兰,夹竹桃花不耐寒。
三种尽非吴地产,一年一度买来看。
夹竹桃,夹竹桃族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棱,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叶面深绿,叶背浅绿色,中脉在叶面陷入,叶柄扁平,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种子长圆形,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5.描写桃的诗句 古诗
1、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2、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泛舟观桃花》3、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4、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5、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6、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
礕礕数片帆,去去殊未已。——贯休《上冯使君五首》7、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聂夷中《杂曲歌辞·起夜半》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城南庄》9、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 句漫兴》10、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吴融《桃花》11、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刘敞《桃花》12、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袁枚《题桃树》13、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韩愈《题百叶桃花》14、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15、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周朴《桃花》16、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 全庵桃花》17、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杂曲歌辞·胡渭州》 18、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19、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顾况《听山鹧鸪》 20、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21、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22、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李贺《马诗二十三首》23、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24、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张祜《胡渭州》 25、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韩偓《野钓》26、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李建勋《南唐近事(句)》 27、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顾况《题柳谷泉(句)》 28、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张元一《又嘲》29、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30、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31、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顾况《杂曲歌辞·桃花曲》32、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
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33、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34、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35、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
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36、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37、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38、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39、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40、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常建《戏题湖上》41、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刘长卿《时 平后春日思归》42、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43、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44、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张谓《赠赵使君美人》45、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岑参《春兴戏题赠李侯》46、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岑参《醉戏窦子美人》47、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